《人民的名義》是一次愚民政策的糾錯

專欄

發布時間: 2017/04/20 09:10

分享:

分享:

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火了,不僅內地無人不看,在海外也成為熱議話題,端出了一場人見人愛的精神盛宴。

論及這部幾乎沒事先做任何宣傳推廣的神劇,其口碑突然爆炸的原因很多,「西洋鏡效應」大概是最重要的一個——大尺度曝光官場陰暗面,復盤不少有真實源頭的腐敗大案,令內地觀眾在看電視時感覺像在「翻墻」(用vpn突破內地網絡防火墻)看外媒的新聞。

比如劇中毫不避諱描寫政治幫派的相互制衡和爭鬥、貪官在即將出事時用假護照逃到香港「避風頭」,甚至意有所指地將避難酒店起名「三季酒店」,還有國企作為副國級高官「白手套」輸送利益……令人常常邊看邊發出「這都可以通過審查?」「這不是不能拍嗎?」的驚歎。

打破過往「看破不說破」常規

驚嘆往往來自於打破常規。在13年都沒有反腐劇的背景下,這部劇雖然一方面是彰顯反腐成果的「主旋律」,突破了以往傳統政治和文藝語境下的禁區,將「看破不說破」的灰色地帶統統說了出來。但另一方面,實際上也揭露了更深的社會黑暗,直指黨內的權力鬥爭,而這並不符合以往官方的維穩作風。

過去官方維穩的方式靠瞞、靠堵、靠壓制,一旦有突發事件爆發,第一反應是否認。像是2003年的SARS爆發,2011年溫州動車事故,幾乎是清一色的「瞞報消息、封鎖媒體、壓製表達」,最後面對官方消息和民間消息的極端失衡,或者坦承失控,或者鬧出「我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笑話。當然,更不要說對於貪腐、官商利益輸送這樣事情的禁聲。

維穩式愚民政策  互聯網時代失效

在過去的政治規則裡,維穩即是「家醜不外揚」,利用主流媒體選擇性地發佈信息,隱瞞陰暗面;或是以話語霸權否認來自民間的「不和諧音」。這種實際上打著「維穩」旗號的愚民政策,在互聯網時代下,信息渠道無限多元,官方信息的權威性已經大打折扣,甚至更起到反效果,大大減少了官方在官民博弈中的籌碼,民間聲音往往是劍拔弩張之後的「智鬥」勝者。

大尺度內容的《人民的名義》能夠製作播出,本身就是突破,猶如侯亮平是沙瑞金手中的劍,這部劇當然也承載著政治使命,這是它通過審核的前提。除了大尺度的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將過去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卻秘而不宣的事實講出來的勇氣,這既是對民智的尊重,也是對過去愚民政策的一場糾錯。

只是希望,這場糾錯發端於電視劇,卻不要僅止於杜撰的世界裡。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潘攀 本報駐京記者

欄名 : 帝都手記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