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流出政策收緊代價 人幣國際化放緩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7/05/26 14:33

最後更新: 2017/05/26 15:09

分享:

分享:

人民幣去年10月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但隨着資本流出管理政策不斷收緊,人民幣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下降,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放緩。

全球支付貨幣排名降  4月佔比降至逾2年半低

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周四(5月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市場的佔比降至1.6%,為2014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3月佔比為1.78%;在全球支付貨幣排名則下降一級至第七位,被瑞士法郎超越,是2015年2月以來最差排名。

數據並顯示,4月人民幣的全球支付額較3月下降24.24%,降幅高於同期全球所有貨幣支付額按月下降的15.76%。

2015年8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一度升至2.79%的歷史高位,排名一度超超日圓,躍居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

離岸人幣資金池萎縮 4月跨境貿易結算降12.7%

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使用佔比下降的同時,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持續萎縮,跨境人民幣結算也持續下降。

【延伸閱讀】內企發債成本勢增 人幣添壓

【延伸閱讀】中國式「縮表」 不等於收緊銀根?

隨着資本流出管理政策不斷收緊,人民幣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下降,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放緩。

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今年3月末,香港人民幣存款降至5072.7億元的六年最低水平,較2014年12月高峰的10,036億元,減少一半。

與此同時,4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3369億元,按月下降12.7%。

人民幣國際化 需開放資本脹戶減少流出管制

上述數據反映,人民銀行收緊個人和企業資本流出管理政策,以遏制資本外流、穩定率預期和保住3萬億美元外儲備,其代價是人民幣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下降,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萎縮,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增速放緩或下降,犧牲了人民幣國際化。

債券通的推出和「一帶一路」的推進,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是,人民幣要成為國際主要貨幣,中國需要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減少資本流動管制措施,以及增加市場化程度。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林美芬

欄名 : 宏觀分析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