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隨緣?「佛系青年」成內地90後新標籤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17/12/27 16:08

最後更新: 2017/12/27 16:08

分享:

分享:

隨網絡文章「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在內地社交網絡洗版,「佛系青年」成為內地年青人最新標籤,網友更創造出一系列「佛系」概念,諸如「佛系戀愛」、「佛系考研」、「佛系追星」、「佛系過節」等,這種「看淡一切、不爭不搶」的生活方式引發90後強烈共鳴。

「佛系」一詞最早出自日本,2014年日本某雜誌將喜歡獨處,關注自己興趣愛好,不想浪費時間談戀愛的男性稱為「佛系男子」。

衍生「佛系」概念 調侃生活壓力和焦慮感

近期,內地某自媒體一篇「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文章,瞬間引爆「佛系」一詞流行。文章將這一群體的特徵概括為「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文內提及9種淡然應對生活的方式,包括「佛系食客:中午到底吃什麼,昨天的再來一份吧」、「佛系養娃:出息的孩子不會多,童年何必要那麼苦」、「佛系購物:遇到合適的就買了,不合適我也留著吧」等。

【延伸閱讀】年產近800萬畢業生 內地就業壓力大

【延伸閱讀】90後收入多少算正常? 內地網民這樣說……

「佛系」引發不少年輕人共鳴,競相自稱「佛系」一族,用淡定和無所謂心態調侃不堪重負的生活壓力和焦慮感。

不過,「佛系」流行同時也出現了不少批判聲音。有人將「佛系」看作另一種「喪文化」,直斥其本質就是消極逃避、混日子和懶散。官媒《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指「事事隨大流,那只能是淹沒於人潮、迷失掉自我」、「光輕輕鬆松、敲鑼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實現不了」。

人民日報:事事隨大流 只能迷失自我

中紀委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則指,這些年,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所以屢禁不止,概因「佛系心態」過深。文章舉例稱,比如有的人遇到矛盾,以微笑與沉默待之繞道而行,有的上下級幹部大興形式主義、不該為卻為之,一些黨組織在自我批評、相互批評時相互忌諱、不敢點名道姓,有的領導幹部說歸說、做歸做,毛病卻一樣不改。文章強調,「邪惡能勝利的唯一理由,就是善良的人們無所作為。」

有學者認為,「佛系青年」代表了90後「低成就慾望」的特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豐說:內地正處於改革與變動的快速發展階段,青年一代在就業、發展各方面都面臨挑戰,生存壓力加大。由此,網路上興起一種調侃式自嘲的亞文化,在社會中蔓延。

內地一大型招聘會。

另外,近段時間,內地還出現一系列關於身份的熱詞如:

「油膩中年男」
2017年10月,作家馮唐發文《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瞬間吸引大量關注度。文中列出了10條:不要成為一個胖子;不要停止學習;不要當眾談性;不要追憶從前……此後,「油膩」一次成為熱詞,多形容那些油腔滑調、世故圓滑、不修邊幅、邋遢不堪,以及沒有真正才學又喜歡吹噓的中年男人。

「中年少女」
該詞與「油膩中年男」相對,成為吐糟女性的流行詞匯。12月一位博主在微博發佈「中年少女」群體特徵:喜歡粉色;脫髮;愛逛淘寶;開始養生;想和小鮮肉談戀愛。特指那些提早感受到中年危機的年輕女性,身體已經老化了但是依然保持著少女心。

「養生朋克」
該詞含義為一邊消耗身體,一邊養生自救的年輕人,是當代年輕年一種自嘲式的養生方法。一個很火的例子是保溫杯裏裝啤酒、啤酒裏面泡著枸杞。「養生朋克」這個話題除了年輕人們調侃、傲嬌、自嘲之外,還混合著真實的焦慮和不甘。
【延伸閱讀】內地10大年度潮語 「打call」「你有freestyle嗎」上榜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