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象角力「鹿死誰手」 還看三因素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8/01/03 09:00

最後更新: 2018/01/03 13:27

分享:

分享:

  • 印度經濟總量明年一舉超越法英,躋身全球第五
  • 按IMF口徑,印度去年GDP增速超中國
  • 勞動力總量、人口質素及基建三因素,成中印「爭霸」關鍵

印度經濟總量預計2018年一舉超越英法兩國,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這一強勁勢頭,與當年中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龍象競爭議題再被熱炒,中印角力最終孰勝孰負,無人能準備推測,但有三大因素或許是關鍵。

英國研究機構經濟商業研究中心(CEBR)日前發布最新經濟預測,指印度將於2018年一年內,一舉超越英國和法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僅次於美中日德4國。

印度GDP或於明年超法趕英

印度這一勢頭或許已超過當年的中國。因為中國是在2005年先超過法國,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翌年才再越過英國,躋身世界第四強。

同時,根據IMF的預估,中國今年GDP增速為6.7%,而印度則達到7.2%。

天安門與泰姬陵。

連串數字說明,印度早已不是「阿三(殖民地時代對印度的貶稱)」,印度不僅有機會成為繼中國後,又一個崛起的發展中國家,更大有追趕中國之勢。中印之爭已經是一個現實。

如把中印放在天秤上,龍象角力中,究竟誰的籌碼較多?有三方面因素或可參考:

1、勞動力優勢

根据聯合國標準,當一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7%時,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而2015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佔比已經達到了9.6%;相比之下,一些統計指印度同一比例僅6%左右。

《聯合國人口展望》還指,2015年中國人口的中位年齡是37歲,印度的中位數為26.6歲。這意味,印度未來或超過中國變成最具勞動力優勢的國家。

2、人口質素

印度人口雖眾,但其中30%是文盲,相比下,中國只有5%的人不識字。這制約印度向知識經濟發展。

3、基礎建設

中國基礎設施優勢遠超印度,高鐵及公路網絡完備,相反,印度雖在90年代前,曾是亞洲鐵路里數最長國家,但系統老舊。

這些因素中,部份會隨時間改變,中印誰能取得最終勝利,難以具體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龍象角力將可能最終決定世界21世紀的格局。
 

【延伸閱讀】電影《打死不離三父女》掀中印軟實力之爭

【延伸閱讀】中印爭端波及阿里 印度查UC瀏覽器「竊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程國知

欄名 : 國情點題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