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0噸假海蜇流入市面 食得多會變傻

即時中國

發布時間: 2016/05/09 00:05

分享:

分享:

內地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假大米、假雞蛋等層出不窮。近日浙江更有不良商販,使用化學品製造假海蜇,逾10噸產品已流入市面,民眾食用過多隨時可能變傻。

左邊的是假海蜇絲,幾近透明;右邊的是真海蜇絲,淡黃色。

浙江《都市快報》報道,4月下旬浙江湖州有民眾舉報,袁姓商販在當地農貿市場生產、銷售假海蜇。警方與市場監督部門於4月22日下午展開執法行動,現場查獲人造海蜇逾150公斤。

據悉,袁某等人自2015年6月至今,採取用海藻酸鈉、無水氯化鈣、硫酸鋁銨(俗稱銨明礬)等原料製造人造海蜇,並在當地農貿市場販售,已獲利7萬餘元(人民幣,下同)。袁某指,海蜇批發價一般在15至20元一公斤,養殖期40天左右,而假海蜇成本比養殖海蜇低近一半且銷路好,製作周期也不長,所以才選擇鋌而走險。

含鋁元素 易致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

他還稱,自己的手藝是由浙江常州的賈姓「師傅」處學得。警方其後於4月29日在常州逮捕賈某及其同夥孫某、馬某等人,警方調查指,賈某等3人一年來共生產超過10噸假海蜇,非法獲利10萬餘元。

圖為假海蜇作坊。

報道指,長期食用這種人造海蜇危害極大。人造海蜇的原材料包括硫酸鋁銨(俗稱銨明礬),該種材料中鋁元素含量較高,長期食用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導致骨質疏鬆、貧血等。另外長期攝入鋁元素,會破壞人體的神經系統,容易導致記憶力減退與智力下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