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經濟年報出爐 南方亮眼北方乏力

即時中國

發布時間: 2017/01/26 16:02

最後更新: 2017/01/26 16:04

分享:

分享:

在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全國經濟運行數據前後,除東北三省和山西「晚交卷」,全國其他27個省份均已公佈各自2016年經濟年報。總體呈現出3大特點:各省份經濟總量已形成3梯隊,南方省份經濟表現更為搶眼,北方省份經濟仍存短板。

具體到各省份來看,西藏、重慶、貴州的增速上兩位數,分別為11.5%、10.7%、10.5%;從經濟總量看,廣東仍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GDP達到7.95萬億元,增長7.5%,GDP總量連續第28年佔據榜首;江蘇仍位列第二,達7.61萬億元,增長7.8%。

廣東仍為第一經濟大省 江蘇位列第二

各省份的經濟總量已形成3個梯隊。第一梯隊是粵蘇魯三強。廣東和江蘇都處於7至 8萬億元之間,山東為6.7萬億元。之後是浙江和河南,兩省GDP總量在4至5萬億元。隨後是四川、湖北、河北和湖南,GDP總量在3. 1至3.3萬億元。

總體上看,南方省份的經濟年報更為亮眼。湖北去年超越人口大省河北,上升至全國第七,創下1949年以來最好水平,逆勢赶超的競進態勢日趨明顯。福建也創出歷史新高,經濟總量已確定上升至全國第十。

並且名義增速超過9%的省份均來自南方。如重慶的名義增速接近12%,比同為直轄市的天津高3.6%。從經濟總量上看,目前重慶GDP總量已逐步逼近天津。

產業結構落後 北方經濟仍不樂觀

而北方經濟則仍不樂觀。遼寧在2015年被湖北、湖南超過之後,2016年又被福建超越。改革開放之初,遼寧的GDP總量高居全國第三,如今卻將退出全國前十。

第一財經日報援引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表示,在一定時期內,尤其是資源產品需求旺盛的時候,以能源、重化工業為主的地方日子比較風光,但長期來看,這種模式不可持續。由於產業結構不同,北方很多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比例要比南方沿海發達地區低很多,這也影響到了經濟的各個方面。

相比之下,南方省份產業結構更為豐富,終端產品的市場需求也比較旺盛,因此受到的影響也比較小。尤其是東南沿海發達省份,處於產業的下游,輕工製造業以及金融業、房地產業等產業發達,這些地區的價格上升幅度較大,名義增速明顯高於實際增速。

【延伸閱讀】去年GDP增速創26年低 經濟企穩基礎未牢固

【延伸閱讀】內地四季度GDP增6.8% 增速兩年來首回升(第二版)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