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報紙:遏比特幣後 加快推主權數字貨幣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7/09/19 11:52

最後更新: 2017/09/19 11:52

分享:

分享:

人民銀行旗下內地《金融時報》今日刊發評論文章稱,人行專門成立了課題組和數字貨幣研究所,探索主權貨幣數字化。經過這一輪虛擬貨幣市場和監管的洗禮之後,期待在人行主導下,盡快推出中國自己的主權數字貨幣,繼續引領全球數字金融的發展。

內地《金融時報》今日刊發的上述文章,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

專家撰文:比特幣挑戰主權貨幣

黃震在文中表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試圖挑戰主權國家的貨幣發行權,要求貨幣發行去國家化是行不通的。中國對貨幣形態的數字化,有著清醒的認識,也正在積極部署相關工作,人行專門成立了課題組和數字貨幣研究所,探索主權貨幣數字化。

【延伸閱讀】內地全面封殺比特幣 傳堵海外交易通道

【延伸閱讀】內地禁比特幣 防中國人「連人帶錢」奔美?

內地《金融時報》今日刊發評論文章稱,人行專門成立了課題組和數字貨幣研究所,探索主權貨幣數字化。

繼ICO交易平台被人行等七部委公告全面叫停之後,針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措施猶如骨牌一個接一個向市場襲來,多家比特幣交易平台先後宣布停止交,比特幣價格應聲跳水。

最新消息稱,中國打擊比特幣進一步升級,或將全面封殺海外交易通道。

內地《金融時報》文章表示,正因比特幣的研發者信奉和主張貨幣的去國家化,比特幣並不為各主權國家特別是貨幣當局所承認。比特幣在中國,曾經被認為是一種虛擬商品或數字資產,但並不是一種國家認可的貨幣,它的價格也並不穩定,忽上忽下。

「價格不穩定 無法充當貨幣」

「自身價格不穩定的物品無法充當貨幣,所以比特幣只是一種被稱之為『幣』的數字產品,並非真正的貨幣」,文章說。

《新京報》今日也刊發評論文章表示,不同於以往金融騙局,虛擬幣一旦泛濫,任何人都可造幣,不僅會沖垮中國現有金融體系,更會顛覆幾乎所有主權貨幣。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