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018會否由「蜜月」步向「冷戰」?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8/01/05 09:00

分享:

分享:

  • 美一旦對北韓動武,恐演變為中美軍事對峙
  • 美國去年對中國啟動貿易調查,或為經貿對抗作準備
  • 「冷戰」會否爆發,視乎中美能否堅持對話

去年4月登場的「習特會」,中美在聯手應對朝鮮半島的前提下,步入蜜月期;但地緣局勢變幻莫測,中美關係在隨後幾個月間急凍,今年要面對的已不是「蜜月期」能否延續的問題,而是會否爆發一場「冷戰」。

冷戰(Cold War)一詞由英國小說家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1945年創造,原本形容核戰風險下「沒有和平的和平」,其後被借用形容美蘇兩國超級大國的對峙。

北韓問題左右大局 或令中美對峙

蘇聯早已土崩瓦解,舊冷戰陰霾消散。但2018年世界局勢不靖,尤其牽涉中美俄及日本、南韓、北韓的朝鮮半島危機,似乎正在將世界推向一場新冷戰,只是主角由美蘇變為美中。

特朗普與習近平。

事實上,美國與中國在軍事及經濟的對立,近期急促變得尖銳。

其一在軍事對峙方面:

儘管美國的亞太軍力一直指向中國,但美軍畢竟駐守在日本及南韓基地,與中國仍隔著一重陸地及海洋的藩障;然而隨著北韓領袖金正恩威脅按下桌上按鈕、用「核武」對付美國,美國對平壞動武的可能性大增。

美軍一旦揮軍北韓,有機會越過三八線直抵中朝邊境鴨綠江畔,屆時中美兩軍對峙的最近距離,將由230公里(三八線至中朝邊界),壓縮至「零距離」,切切實實上演無縫對峙。

其二在經貿對立方面:

儘管美國過去一年,未在貿易問題上向中國動手,但華府實際已為應對中美貿易失衡做了許多工作。例如,商務部去年4月啟動《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調查鋼鐵與鋁貿易。

美國貿易代表亦正依據《1974年貿易法》對中國啟動「301調查」,識產權是重點。

這些調查將陸續有結果,意味美國或已掌握充份的數據與政策儲備、即有更多籌碼與中國展開貿易較量。中美倘不幸在朝鮮問題破局,美方貿易問題上不用賣帳中國,一場局部貿易戰,並非遙不可及的事。

事實上,美國政府阻止阿里關聯公司螞蟻金服收購美國匯款集團「速匯金(MoneyGram)」,已被視為中美經貿對抗的先聲。

但當然,歷史未必會簡單重演,中美過去數十年間已建立完整的對話管道,雙方有機制防範事態滑向最壞情況,全面對峙的「冷戰」最終有多大機會爆發,有待進一步觀察。

【延伸閱讀】美當局對中資疑慮 泛海併購美保險商膠着

【延伸閱讀】三大因素 中美明年爆「貿戰」機會大過今年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