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打貿戰 日韓台澳豈能安枕「食花生」?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8/04/05 10:00

分享:

分享:

  • 全球化之下,中美貿戰恐殃及池魚
  • 日韓台或受波及,成為輸家
  • 澳洲媒體警告,中美貿戰或挫澳洲就業

中美貿易戰短兵相接,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相爭,實難避免殃及池魚;其中與中美均有密切經貿關係的南韓、日本、台灣及澳洲等經濟體,似乎難以安枕無憂、「食花生」坐看中美之爭,自己也隨時成為這場「戰爭」的輸家。

南韓與中國處於同一條產業鏈,中國許多出口產品、特別是電子產品的元件,都來自南韓企業;因此中美雙方你來我往時,南韓看得惶惶不安,慮自家出口商會與中國「一損俱損」。

中國對美出口下滑 韓對華出口恐減半

彭博社援引現代研究所(Hyundai Research Institute)數據預計,如果中國對美出口出現任何下滑,南韓對中國出口量或將下降約一半。此外,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高級研究員Mun Byung-ki分析稱,韓企在美國市場取代其中國競爭對手並從中獲利的可能性並不高。

全球化之下,中美貿戰恐殃及池魚。

事實上,中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截止到2月中國是南韓第一大貿易夥伴,南韓對中國出口249.2億美元,增長13.9%,佔韓國出口總額的26.5%。

至於日本,過去年數年讓日本經濟出現起色的「安倍經濟學」,高度依靠全球化及良性循環。但如今中美貿易戰,反映保護主義抬頭,日本《產經新聞》日前刊登題為《安倍經濟學亮起黃燈》的報道,直指化學、鋼鐵、有色金屬等原材料行業的大企業,對未來樂觀感正下降。

法國巴黎銀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河野龍太郎還指出,未來如果美國的保護主義趨勢進一步加強,實質上正在誘導日元貶值的日本金融政策就會被盯上,日元有可能進一步升值。這對日本出口不利。

中國電子產品減輸美 台企恐受挫

台灣也難獨善其身。星展集團日前發表報告指出,台灣相當依賴高科技產品出口,ICT相關產品(包含電腦、通訊設備、消費性電子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約佔台灣總出口的40%、台灣GDP的20%。

因此一旦美國調升對中國貨品的進口關稅,將直接衝擊在中國有生產基地的台灣企業。同時也會影響將「中間產品」輸往在中國上下游合作廠商的台灣企業。

澳洲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也是中國原材料重要來源地,《澳洲金融評論報》就指,中美貿易戰一旦令中國出口受到衝擊,連鎖效應下,澳洲進出口政策勢必會調整。由於澳洲對中國經濟有較大的依賴性,這樣做,對澳洲的經濟會產生消極影響,將導致澳洲國內生產總值降低1%,並減少過去一年一半的就業增長,約28.5萬千名勞工面臨失業。

此次中美貿易戰,估計對中國產生的影響較大,因為中國對美國出口增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而美國對中國出口增值只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0.7%。

【延伸閱讀】貿戰打「大豆牌」 中國通脹吃得消?

【延伸閱讀】1分鐘看懂中美301關稅大戰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