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變天 凸顯一帶一路崎嶇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8/05/11 09:00

最後更新: 2018/05/11 09:53

分享:

分享:

  • 大馬反華聲音高漲,打「反華牌」的馬哈蒂爾勝出
  • 大馬社會質疑中國,因中資重塑了當地經濟格局
  • 事件凸出中國要投資一帶一路,有不少挑戰

政治力量向來不多元化的馬來西亞,昨天終於出現獨立61年來首度政黨轉替。大馬變天,背後有中馬矛盾的元素,因此不僅攸關中國、還對習近平倡議的「一帶一路」戰略有重要啟示。

反對派領袖馬哈蒂爾領導的「希望聯盟」,在昨天誕生結果的大選中,贏得下議院多數席位,擊敗執政61年的國民陣線,實現1957年脫離英國獨立後首次政黨輪替。

向來政治和社會氣氛保守的大馬終於變天,有許多累積多年的不同原因,但不能否認,中國元素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大馬獨立57年首變天 有中國元素

儘管馬來西亞的最大外資根本不是來自中國,而是新加坡、日本和美國等,但中國在「一帶一路」戰略下,近年不斷加大投資作為海上絲路重鎮的大馬。

各樣百億、千億級中資項目紛至沓來。原來的社會經濟格局出現改變,大馬民間漸漸出現批評中資搶土地、搶就業職位的情緒。

反對派領袖馬哈蒂爾領導的「希望聯盟」,在昨天誕生結果的大選中,贏得下議院多數席位,擊敗執政61年的國民陣線。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中資房地產商與柔佛州政府擁有的柔佛人民基建集團(KPRJ)合作,在當地建造的樓盤「森林城市」,每個住宅單位售最少100萬令吉(約202萬港元),但大馬人平均年薪僅得6.2萬令吉(約12萬港元)。

這個項目被批搶大馬人民土地、任由外國人湧入推高物價,令大馬質疑中國的聲音更趨高漲。

在這樣背景下,有強烈反華傾向的馬哈蒂爾及其領導「希望聯盟」,自然更容易得到選民擁護。

事實上,馬哈蒂爾競選時不斷放出質疑中國的言論;包括指,如果中國公司聘請馬來西亞人、並帶來資金和技術,大馬會歡迎中國投資,但現況並非如此。「我們從投資中沒有賺到任何東西,我們不歡迎它(中國的投資)」。

中資湧至引爆反華情緒 有利馬哈蒂爾勝選

這種「大馬優先」的本土傾向,以捍衛大馬利益的鮮明旗幟,或為馬哈蒂爾贏得歷史性的一仗的因素之一。

大馬變天的過程,說明一帶一路戰略固然可拉近中國與鄰國、沿線國的經貿和政治關係,擴大中國朋友圈;但如果事態循另一方向發展,中資湧至,也可能加深中國與這些國家人民的矛盾,令中國推動新絲路戰略時,充滿不確定性、甚至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大馬不是惟一與「一帶一路」產生狀況的國家。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拉加德早前就促敦中國,不要透過一帶一路,輸出一些無用又讓很多國家負債累累的基礎建設。

中國的一帶一路總體對全球化有積極意義,但路不會很順,有時甚至有點崎嶇;中國要順利推進建設新絲路,必須先理順上述矛盾。

【延伸閱讀】津國「獨裁者」倒台 凸顯一帶一路崎嶇

【延伸閱讀】「龍象角力」升級 一帶一路恐崎嶇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