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國際疑慮 學者指中國製造2025不宜視為國家戰略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8/06/06 12:21

分享:

分享:

扶持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已成為中美之間的敏感議題。有內地學者認為,中國不應將這個10年行動指南視為國家戰略並大加宣傳,而應回歸本質。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平安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鍾偉日前在社交媒體發文指,越來越多西方國家和跨國公司擔憂「中國製造2025」將導致外企在中國市場處於更扭曲和艱難的市場競爭環境。

指沒有跡象表明 政府為該計劃做出具體安排

例如中美貿易爭端中,白宮於5月29日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500億美元高科技產品以及與「中國製造2025」相關產品徵收25%的關稅;此外也將制定投資限制和技術出口管制措施,並可能收緊在美國從事機器人、航空和高科技製造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簽證政策。

【延伸閱讀】美何以忌憚 中國製造2025

【延伸閱讀】白宮:「中國製造2025」意味其他國家沒有未來

中國國務院於2015年5月正式印發常務會議通過的「中國製造2025」,作為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10年行動綱領。其中建議提高製造業創新能力、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等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並提出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航太航空裝備及等10大重點發展領域。

鍾偉認為,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和印發的意見不在少數,例如新型城鎮化、返鄉下鄉、鄉村振興等都屬於此類,「但很難將眾多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和國家戰略等同起來」。

應回歸製造業10年行動指引 避免過度宣傳

他又指,目前沒有明顯跡象表明,在機構和人員配備、財政預算安排和政企資源動員方面,中國政府為「中國製造2025」做出具體安排。

他表示,「中國製造2025」計畫提出後,各方褒貶不一,歐盟商會曾表報告分析規畫思路並表達憂慮,中國政府雖多次表明大力發展市場力量,但「中國製造2025」卻傳達出維繫政府主導經濟的主體地位,以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例如其中提出透過政府補貼、資金支持、以技術轉移換取市場准入、針對外資企業的市場准入和政府採購限制等形式扶持重點領域的中國企業發展。

文章指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已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憂慮,因此不宜將「中國製造2025」解讀為國家強制型的、國家資源注入型的、政府主導超越了市場的理論的「國家戰略」,而應回歸製造業10年行動指引的本原,避免自我擴大和衍生解釋,也不宜宣傳為中國的國家戰略。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