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放生」中興 美國仍是大贏家?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8/06/08 15:03

最後更新: 2018/06/08 15:05

分享:

分享:

  • 特朗普政府「放生」中興引起美政界鷹派不滿
  • 美讓中興復業,卻找到中美博弈的中國軟肋
  • 「中興模式」恐會用於其他中國企業

美國商務部與中興通訊達成協議,「放生」這間中國通訊設備生產商,美國不少輿論認為,美國在勝利邊緣選擇失敗,政界鷹派更認為,這是錯失牽制中國的良機。但一個硬幣有兩面,美國今仗中仍有得著,至少在中美博弈中,找到了中國的軟肋。

美國「放生」中興的條件,儘管被指頗為辛辣,包括額外罰款10億美元,以及4億美元交第三方託管、作為保證不再犯過的「保證金」,同時要求中興30日內更換董事會和執行團隊,美方可過問中興合規部門的運作。

中興事件暴露中國軟肋

但美方政界仍對此不滿,直指特朗普政府「放生」違反制裁令的中興,是開出惡例,有國會議員揚言而阻止。

但只要從長遠中美角力的角度看,美方今次對中興出手,目的未必是要扼斃中興,而是要暴露中國軟肋、在未來的中美博弈中震攝中國。在這方面,美國還是有得著的。

事實上,在今輪中美貿易中,美方不僅以商品關稅措施、還鎖定中國企業,迫使其停擺,顯然已成功把中方逼上談判桌。美方迫使疑似有官方背景的企業,瀕臨破產邊緣,數萬人險失業,已令中方感到威脅。

【延伸閱讀】美參議員提法案 阻特朗普與中興和解

【延伸閱讀】中興復活在即 羅斯:雙方已達成協議

特朗普政府與中興通訊達成協議,「放生」這間中國通訊設備生產商。

分析人士指,未來美中爭議再起時,白宮已經知道該往哪裡瞄準。

至於美國迫使中興重組管理架構,儘管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Pete Sweeney認為,董事會成員的撤換,徒具象徵意義,美方指派進入中興合規部門的觀察員,在「商業機密」的限制下恐怕只能片面監察,但事實又未必如此。

美或重施故伎 應對中美博弈

因為有協議在手,倘若中方對美方人員刻意隱瞞訊息,美方可用違反「放生」協議為由,重新對中興制裁,這正是商務部部長羅斯(Wilbur Ross)所言,美方手握「讓它(中興)再次關門的權力」。這對中方是一種持續的牽制。

值得注意的是,有傳美方目前同時對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乃至金融機構展開合規調查;美方未來如重施故技,以中方違規為由,要求美方人員空降中國科技、金融公司合規部門,這是中國不樂見的。

也有觀察人士分析指,美國其實不欲把中興迫至倒閉,因為這可能使美國電子元件供應商失去生意,也可能迫使中國報復、打壓美國在華的企業;如今美方在不直大大損害美國商業利益的前提下,找到牽制中國的新手段,美政府會視之為正面成果。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