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因地制宜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8/07/12 17:15

最後更新: 2018/07/12 17:15

分享:

分享:

住建部指出,當局將因地制宜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應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安置政策,更多采取新建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庫存量較大的地方,可以繼續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

住建部表示,「棚改」實行實物安置與貨幣補償相結合,由棚戶區居民自願選擇。將進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範圍和標準,各地要切實評估論證財政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不層層下指標、不盲目舉債鋪攤子。

住建部還透露,前六月棚戶區改造已開工363萬套,佔目標任務的62.5%;下一步將在加大棚改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還將依法依規控制棚改成本,嚴禁違規支出。

李克強總理在東北遼寧省擔任省委書記期間,於2005年率先推出了「棚戶區改造」政策。這項政策為城鎮危舊居民區的拆除和重建活動提供資金,後來被推廣到全國。

2008年以來,「棚改」逐漸從實物化安置轉向貨幣化安置,也在房地產去庫存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014年棚戶區改造加快,中國央行推出了一個名為「抵押補充貸款」(PSL)的貨幣政策工具,直接向國開行劃撥專門用於棚戶區改造貸款的資金。PSL是「棚改」最主要、最核心的資金來源。

「棚改」貨幣化安置推動房地產去庫存

從2014年到2017年,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從最初的僅9%左右大幅提升至接近60%,部分省市甚至高達70%甚至90%以上。貨幣化安置比例明顯上升後,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銷售、房價和地價起到了明顯的助推作用。

從PSL到房價,資金在這個過程中的流向為央行通過PSL向國開行發放貸款,國開行通過棚改專項貸款向地方政府發放貸款,地方政府通過貨幣化安置向棚戶區居民發放補償款,地方政府拆遷賣地後償還國開行貸款,國開行償還央行貸款,形成資金流的閉環。

因此,PSL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基礎貨幣投放的新渠道,借助棚改貨幣化實現對三線、四線城市的貨幣定向寬鬆。

從全國範圍看,貨幣化安置對商品房庫存的去化面積分別達0.4億平米、1.5億平米、2.5億平米和2.6億平米,佔住宅銷售面積近20%,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甚至占到40%,明顯加速了過去兩年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速度,短期內大量釋放居民購房需求,刺激地產銷售向好、房價全面上行,庫存降至低位、開發商建房和拿地熱情猛增。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