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 彭斯怎樣「炮轟」中國?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8/10/05 12:13

分享:

分享:

美國副總統彭斯演說的重點如下:

【1、政治領域】

.試圖影響美國選舉及美國政體

中國正在干涉美國的民主運作,試圖干預2018年中期選舉。今年6月,中方發出了一份名為宣傳管理通知的敏感文件,其中提出「中國必須精准出擊,分化美國國內不同的群體」。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北京調遣其隱秘的行動人員、幌子組織和宣傳機構來改變美國人對中國政策的看法。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中方威脅美國一家大公司說,如果該公司拒絕公開發聲反對美國政府的政策,就不批准他們在中國的營業執照。

北京特意鎖定那些可能在2018年選舉中發揮重大作用的行業和州,中國還直接向美國選民發出訴求。上個星期,中國政府出資在《狄蒙紀事報》(Des Moines Register)刊登了好幾頁的插頁廣告,把美方的貿易政策說成是魯莽的,對艾奧瓦州的人是有害的。

.威脅美國言論自由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如今在美國30多個電台播放對北京友好的節目,很多電台位於美國大城市。中國國際電視台觸及到7500萬美國人,但它直接從中共那裡接受行動命令。中共黨還威脅和拘押那些對問題挖掘太深的美國記者中國家人,中國還封鎖美國媒體機構的網站,並增加了美國的記者獲得簽證的難度。這發生在《紐約時報》發表了有關中國一些領導人的財富的調查報告之後。

.威脅美國學術自由

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在美國各地校園有150多個分支,這些群體幫助為在美國學習的43多萬中國國民中的一些人組織社會活動,當中國學生和美國學校偏離了共產黨路線時,他們還向中國使領館報告。

在馬里蘭大學,一名中國學生最近在畢業典禮上談到了她所說的「言論自由的清新空氣」,共產黨官方報紙立刻斥責了她,她的家人在國內受到騷擾。

中國還通過其它方式施加學術壓力。中方慷慨地向大學、智庫和學者提供資金,彼此的理解是他們會迴避共產黨認為危險或冒犯的觀點。中國事務專家尤其知道,如果他們的研究與北京的口徑相抵觸,他們的簽證將被延遲或拒絕。

.限制中國民眾自由

中國已經建立監控國家,範圍越來越廣,越來越具侵入性,而且經常是在美國技術的幫助之下。他們所說的「中國防火長城」也築得越來越高,嚴重限制著中國人民的信息自由流通。到2020年,中國的統治者試圖落實奧威爾式的體系,也就是所謂的「社會信用分數」,前提是幾乎控制人們各方面生活。

彭斯為特朗普的中國政策背書。

【2、經濟領域】

.貿易行為導致不公

中國使用與自由公平貿易不符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關稅、配額、貨幣操縱、強制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盜竊、以及工業補貼,這些行為給美國帶來了巨大貿易赤字,去年這個數字是3750億美元,幾乎佔我們全球貿易赤字的一半。

.竊取知識產權

中國試圖通過「中國製造2025」控制全世界90%的最先進的工業,為了贏得21世紀經濟的領導權,中方指導其工業官員和商界以任何方式獲取美國的知識產權,包括要求很多想在中國做生意的美國公司交出他們的商業秘密,也要求並支持對美國公司的併購,以獲取他們的創意。最可怕的是,中國的安全機構掌握了大量竊取美國科技的能力─包括最先進的軍事技術。使用這些偷竊的技術,中國正大規模地化犁為劍。

.中共黨組織加大影響美企

中方如今要求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合資企業在公司內部,建立他們所說的「黨組織」,讓共產黨在僱人和投資決策上擁有發言權甚至否決權。

中國當局還對把台灣描述為獨特地理實體、或者偏離中國西藏政策的美國公司發出威脅,包括迫使達美航空公司不在網站上把台灣稱為「中國一個省」而公開道歉。中方經常性地要求荷里活嚴格地正面描繪中國,例如《殭屍世界大戰(World War Z)》必須刪掉劇本裡提到的一種病毒,因為這種病毒源自中國。

【3、安全及地緣領域】

.在周邊擴張軍事影響力

中國更廣泛地宣示其力量,中國船隻經常在由日本管理的釣魚島附近巡邏。儘管中國領導人2015年站在白宮玫瑰園裡說他的國家「無意將南中國海軍事化」,但今天,在人工建造的島嶼上的軍事基地裡,北京部署了先進的反艦和防空導彈。一艘中國軍艦日前更逼近在南海進行自由航行的美國「迪凱特號」軍艦。

.債務外交危及他國

中國用所謂的「債務外交」擴大其影響力。今天,中國為亞洲、非洲、歐洲甚至拉丁美洲的政府提供數千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貸款,這些貸款的利益最終是壓倒性地流向中國。斯里蘭卡為例,他們借了巨額債務讓中國國企建造商業價值存疑的港口,兩年前無法償還貸款,於是北京迫使斯里蘭卡將新建的港口交到中國手裡。這個港口可能很快就要成為中國不斷擴展的藍水海軍的前沿基地了。

.策動其他國家與台斷交

去年來,中國已說服3個拉丁美洲國家與台灣斷交,轉而承認北。這些行動威脅到台灣海峽的穩定──美國對此予以譴責。美國始終相信,台灣對民主的擁抱為所有華人展示了一條更好的道路。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