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直擊】分析:總理重整政策  回歸市場經濟 三點保民生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9/03/15 13:59

最後更新: 2019/03/15 14:28

分享:

分享:

  • 重回中共十八屆三中路線,市場主導
  • 三大重點著力,解決民眾生活痛點
  • 善待農民工,令萬億家庭懷有希望

每年兩會後的總理記者會,是觀察中國內外各方面政策的重要窗口。總理今年回答記者問題,最重點是闡釋了重回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路線,回歸市場主導、以釋放經濟活力;在民生方面,要從三大重點著力令民眾生活得好。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克強首次提出,所有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很大程度上都是圍繞著就業來進行的。可見就業位置之重。

去年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驟增,當中有外部因素,但內部政策失效、經濟結構失衡才是主因。過去一段時間,運動式的調整政策如一刀切的去槓桿,令大批民企借貸無門而面臨困境;政府主導及干預市場日增,一些奇談怪論如私企完成歷史任務要退場,更令不少企業家膽顫心驚。

重提法治化市場化  釋市場疑慮

從最近一些跡象顯示,在面對經濟內外衝擊之際,總理李克強重回前線執掌經濟,也就是重拾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所定下的路線,李克強在答問中多次提到市場化,「政府要堅持推進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以實際行動、具體舉措讓改革成果不斷顯現。」

在去年底的50人經濟論壇上,不少知名的經濟學家提及改革開放40年,面對當時一片「國進民退」之聲,與會的學者提出,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如今克強總理重提這兩點,也是回答了市場上的疑慮。

有關市場化,就是減少政府干預,總理說「政府的改革應該是更好地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要圍著市場做文章,不是老給市場下指令,讓市場做什麼,而是要把市場的活力激發出來。」這些說話,一向是克強總理的經濟理念,在此時此刻再次重提,有值得期待之處。

提出為企業騰位  未有提做大做強國企

另一方面,總理在答問中強調公平的經營環境。「繼續推進減稅降費、簡政,培育新動能、放寬市場准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一系列的措施,為市場鬆綁,為企業騰位」,特別是最後一句為企業騰位,也是回應了去年「做大做強」國企的說法。

40年前改革開放,最大的改變就是市場化,最近一段時間令人有走回頭路之感,事實也證明了政府不能一手包辦,「要堅持通過激發市場活力,來頂住下行壓力。前些年,我們也遇到下行壓力,我們採取的就是激發市場活力的措施,因為市場活力增強了,發展的動力必然增強。」

此外,總理花了很多時間提及民生問題,其中有三大重點,一是養老育小、二是就業、三是醫療。中國經濟總量快速膨脹,但貧富差距巨大,尤其是當經濟下行之際,不少民眾生活更見艱困,社會矛盾激化將動搖統治根本。民生千方百面,從總理講話中,顯見未來將從這三方面下功夫,用內地的講法,就是要讓民眾有幸福感。

所有政策  均是圍繞就業來進行

克強一向重視就業問題,他有一個說法顯見將就業放在最重要位置,就是所有政策均是圍繞就業來進行。「我們把就業優先的政策首次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並列為宏觀政策,財政和貨幣政策不管是減稅、還是降低實際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圍繞著就業來進行的。」很簡單,「有了就業,才會有收入,才會有社會財富的創造。」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總理特別用了一個小故事去講及農民工問題。總理說,他到東北考察與一個農民工談話,工人說希望多加班多賺錢,因為有個孩子考上重點大學,他要掙錢使孩子安心學習。「所以我們要善待農民工,不僅要給他們提供打工的機會,而且要保障他們應有的所得。」因為農民工「身後是無數家庭的希望」。對比起去年北京發生的驅逐「低端人口」,也可從另一角度看到政策的轉變。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