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美報告:中國六方面從美轉移技術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9/05/07 12:42

最後更新: 2019/05/07 12:51

分享:

分享:

在中美貿易談判中,有傳雙方在知識產權問題上現分歧。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昨則發報告,指華企六方面從美國獲有價值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並從中獲中國政府支持。報告請美國國會考慮美國現行的訊息披露、投資審查和出口控制法律,是否足以保護美國經濟和國安。

上述委員會為美國國會的咨詢機構,並在昨發表名為《中國企業如何促進從美國轉移技術》的報告。報告指出,中國以直接投資、風險投資、合資、許可證審批、網絡間諜和人才招聘,從美國轉移技術。

首先,中國政府指示中國企業投資收購美企和資產,或通過風險投資,來獲取美國的尖端技術和知識產權,促進戰略性產業的技術轉移。此外,在許多行業,外國公司只有跟中國企業組成合資公司,才可在中國投資或運營,而中國公司往往會從它們的外國合資夥伴轉移技術和知識產權。

報告還指出,在中國,許可證審批過程往往不透明,中國政府要求企業披露在其他市場通常不需要的敏感信息。而且中國政府機構往往不需要同意銷毀在審批過程中公司提交的訊息,因此即使在授權裁決之後,公司的知識產權也可能被共享或公開。

在網絡間諜方面,報告指出,中國黑客通過秘密的網絡入侵獲得廣泛且具商業價值的美國商業信息,包括知識產權、商業秘密、技術數據、談判立場、敏感的和專有的內部通訊,然後這些信息被提供給選定的中國公司加以利用。

報告同時表示,中國政府通過實施政府項目來招收海外華人和戰略領域專家、企業家來華任教和工作。此外,北京還會在美建立研究機構,並派遣專家到美獲取尖端研究和設備,而不披露該組織或個人與中國政府的聯繫。

美現行法規未充分評估中國威脅

報告寫道,雖中國公司非唯一尋求獲美技術的外國公司,但中國共產黨把技術轉移作為一項政策重點,並為從事這些反競爭活動的公司提供直接和間接支持。

報告指出,美國目前通過外國投資者披露要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投資審查工作以及出口管制來保護美國的關鍵技術,但現行法規一直未能充分評估和應對來自中國日益增加的技術轉移風險。

報告認為,這些監管缺陷,加上情報和執法方面的限制,使華企得以獲得美國的關鍵技術,而這些技術或危及美國的技術創新和國家安全。因此,報告建議國會思考如何改善相關政策法規。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