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中方「稀土牌」能打痛美國?日9年前三招有啟示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9/06/03 12:55

最後更新: 2019/06/03 14:33

分享:

分享:

  • 中國曾在釣島爭端,用稀土出口反制日本
  • 日本用拓寬供應等三手法應對中國
  • 中國當年打稀土牌,反招WTO批評

中方近日密集發聲,為稀土產業造勢,外媒更傳出中國政府訂定了限制稀土出口計劃。這些跡象反映,中方或已準備好打「稀土牌」,反擊發動貿易戰、制裁華為公司的美國。此舉能否成功,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回望歷史,9年前釣魚島爭端白熱化時,中方也曾以稀土供應牽制日本、惟遭日方三招化解,內裡或許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中日船隻2010年在主權有爭議的釣魚島海域碰撞,兩國關係陷入冰點,中方不久後限制稀土輸出日本。

由於包含了17種元素的稀土,是大量高科技產品生產的必須原材料,而日本當年進口稀土又有逾九成來自中國、毫無疑問是日本最重要的供應源;中方「稀土牌」當年震撼日本,輿論曾經對中方「禁稀令」十分憂慮。

但正如美國之音中文網報道,中方對日本封殺稀土供應,逼使日本急中求變,實施多項措施應對,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其中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開闢新進口源頭

中國限制對日出口後,日本一方面暫用當時充足的庫存,一方面探尋澳洲、美國、越南、哈薩克等國的稀土來分散風險。到2015年爲止,日本從中國以外國家進口的稀土佔進口量的一半以上,中國稀土佔比已從昔日的九成降至48%。

其二:開發減少依賴稀土技術

2011年國際稀土市場價格狂飆,刺激日本官民加速節能技術研究,包括研製稀有金屬代替品、減少用量、回收再用等。

當中,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與經濟產業省合作推動,經產省2011年度撥款85億日元(折合約6.2億港元),支援開發節省、脫離稀土的科研;結果,促使豐田汽車、本田汽車、日立製作、日本電產、昭和電工、信越化工、名古屋大學等大大小小日企或機構,成功開發出稀土代替品、或節省與回收技術。

在新技術技持下,2011年日本進口稀土量約2.3萬噸,低於2010年約2.8萬噸進口量、2012年進口量更降至不到1.4萬噸。

其三:自行勘探海底蘊藏

日企為擺脫依賴中國稀土,2010年後加日本本國、又鄰近地區的稀土勘探,希望自給自足。由於日本已提升了探測海底的技術,2011年發現太平洋近海10至70米厚的稀土泥,比中國稀土礦濃度高2至5倍;2013年又在東海南鳥島附近海底,發現高於中國稀土礦濃度20倍的稀土泥。

事實上,日本是世界第四大海洋國,迄今發現的海底400至600米的稀土泥,宣稱可供日本千年需求。日本政府試算,開採海底千米以下的資源成本高於利益,但500米前後的海底資源即使用現有技術仍有利可圖;只是2012年後稀土廉價,至今沒迹象顯示日本准備開采這一危及環保的資源。

回望歷史,9年前釣魚島爭端白熱化時,中方也曾以稀土供應牽制日本、惟遭日方三招化解,內裡或許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有美媒報道,日本基於上述應變工作,2012年以來,日媒已異口同聲地稱「中國用稀土『殺手鐧』報復日本是打錯了算盤」。

而從另一方面,中國的制裁不僅激發日本擺脫中國稀土的能力,還令稀土價格一度下跌幾成,以至於中國約300家生產稀土的企業中,2012年有近70家工廠不同程度地減產、停產。

中方當年祭「限稀令」 卻被WTO下令改正 

中國稀土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占恒2014年曾公開了對18家重點稀土企業的調查結果,稱中國稀土業首次轉盈爲虧,收入比2013年減少21%。

此外,2012年日美和歐盟聯合向世界貿易組織(WTO)起訴中國違反世貿規定。2013年世貿認同日美歐的意見,並勸告中國改正限制稀土出口的做法,但中國堅持駁訴。2014年8月世貿確認中國敗訴。

觀察人士指出,中方面對美方咄咄逼人、屢次反口,有需要在中美貿易角力中,增加中方要價籌碼;但「稀土牌」是否單一而有效的措施,仍有可更冷靜審視的空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