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風暴】昨天東芝、明日華為?拆解美國打科技戰手段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9/06/04 09:00

最後更新: 2019/06/06 10:23

分享:

分享:

【華為風暴】昨天東芝、明日華為?拆解美國打科技戰手段

  • 華為與東芝都因對美禁運對象出口而遭制裁,且也正值貿易戰
  • 外界認為制裁或與美想爭奪關鍵科技技術有關
  • 美國最後成功打開獲得日本技術的管道

近日,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遭美國圍堵,面臨牆倒眾人推的窘境。雖然美指華為因違反伊朗制裁協議,並竊取技術而遭制裁。不過,也有觀點指真正的原因是華為的5G技術或搶奪美國未來在資訊技術的宰制權,讓人不免聯想到30多年前遭美制裁的日企「東芝」。

1980年代,電腦相關技術和今日的5G有著相似的地位,當時的美國處於龍頭,但最核心的半導體技術卻面對東芝競爭,而且美日也正處於貿易戰。可是,這對競爭關係在1987年直轉而下。

冷戰期間,巴黎統籌委員會(CoCom)限制成員國向蘇聯及其他華沙公約國家出口戰略性物資以及先進技術。但東芝機械(東芝子公司)卻夥同瑞典廠商私自與蘇聯達協議,出口了幫助蘇聯建造降低潛艇噪音機械的車床。及後,當時負責協商的日方代表與前僱主鬧翻,在1985年將此事狀告CoCom,讓這樁密約東窗事發。

東芝被打壓的命運對華為深具啟示性

在此之前,美國已注意到自己無法追蹤蘇聯潛艦,因此這事被揭發後讓美勃然大怒,在1987年開始發起制裁。先是軍方取消購買東芝機械的導彈技術的協議,再是國防部取消原定自東芝進口150億日元的電腦產品合約,還禁止與東芝機械簽任何新軍事合約。

此外,美國參議院也加入了制裁行列,禁止東芝集團所有產品出口到美國至多5年,還有國會議員把東芝家電用品拿到白宮前,直接用鎚子砸了。

為平息事件,東芝機械社長以及母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請辭下台,還花了1億日圓在美國大小報紙刊登「懺悔廣告」。最終,國會的制裁將禁出口年限下調到最多3年、範圍也從東芝集團縮小到只剩東芝機械。

東芝被裁疑與半導體技術競爭有關

值得注意,當時不只日本偷賣蘇聯技術跟工具,但只有東芝被制裁。因此,有人猜測這與半導體技術競爭有關。在1985年,世界十大半導體廠商中日本就佔據一半。而在東芝事件後,美日雙方達成協議,日本加入美國戰略防禦計劃、共同開發戰鬥機,而美國則有權得到所有技術,藉此打開獲得日本技術的管道。

不難發現,東芝與華為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是在貿易衝突過程中被美國發動制裁;而且都因對美禁運對象出口技術先進設備而遭殃。因此,東芝被打壓的命運對華為的5G技術發展深具啟示性。

兩者不同的是,華為被美方指稱的罪名,還包括東芝沒有的「竊取」美國技術,而且在中美貿易戰及科技戰的背景下,華為屬國家領導企業。因此,各方在背後的盤算將有所不同,最後誰得利誰受害,誰又跟誰站在一起,仍有待觀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游昊雲 本報記者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