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反送中蝴蝶效應  教廷對華政策或轉變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9/06/25 15:57

最後更新: 2019/06/26 16:31

分享:

分享:

香港「逃犯條例」修法爭議引發全球關注,香港天主教在其中罕有扮演活躍角色。此次香港反「逃犯條例」風波,不但意外地為台灣民進黨助攻,也令羅馬教廷的對華政策出現微妙變化,也是令人始料不及。

多年來,梵蒂岡與中國未能建立外交關係,主要在於中國天主教會分為兩派,一是中共為了追求獨立辦教而設置的「愛國教會」,另一是忠於羅馬教廷聖統制的「非官方」教會,後者因長期被中國政府打壓,只能秘密聚會,又被稱為「地下教會」。

反「逃犯條例」修訂  天主教罕有高調支持

中梵一直以來在主教任命等問題上談不攏,然而,在去年出現突破,中梵去年9月簽署主教任命協議後,被視為為中梵建交鋪路。其後,教廷似乎對中國做出許多妥協,因為年初香港主教楊鳴章病逝時,教廷並未按照慣例將輔理主教夏志誠扶正,反而破例指派退休樞機主教湯漢回鍋暫代。此一人事佈局被輿論解讀是教廷怕得罪北京,因為夏志誠政治立場傾向民主派。

然而,在這次香港反「逃犯條例」修訂的風暴中,基督徒一改以往在社會運動中低調姿態,天主教香港教區多次發主聲明,要求政府撤回條例,5月17日,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向全港堂區下達指示,請堂區在本周各台彌撒,呼籲教友為香港因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引致的恐慌和撕裂,以及市民的安全和自由祈禱。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更多次走到前線,為年輕的抗爭者祈禱。

更特別的是,不少基督徒示威者在行動中高唱聖詩《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更感染非教徒齊齊大合唱,這首歌在反「逃犯條例」修法的抗議場地、遊行發揮了安定人心、撫慰情緒的作用,成為示威者的非官方主題曲。

教宗教見香港青年代表  樞機主教撰文聲援

經歷了這段時間香港反「逃犯條例」修訂抗爭後,教廷對華政策也出現微妙變化。第11屆天主教國際青年論壇19到22日在羅馬舉行,全球共有250位青年代表與會,香港教區派出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同學會會長吳穎堯、明愛專上學院天主教同學會會長黃軍龍兩位代表。

吳穎堯22日獲得教宗接見時,當面向教宗陳遞一封香港教會青年的連署信,盼教宗關注並聲援香港情勢,教宗回答好,同時也請吳穎堯替他祈禱。

天主教媒體報道,教廷「平信徒、家庭、生命部部長」法瑞爾樞機主教(Kevin Farrell)22日在聖伯多祿大教堂替國際青年論壇與會者主持彌撒,談到青年信徒應有的生活態度和使命時,他強調年輕人一定要醒悟,要起來做出一些行動。

報道指出,法瑞爾除讚揚香港學生起身為公義抗爭,也提到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以身體擋著坦克前行、保護學生的勇士,讓與會的香港學生聽了感到十分驚喜。

在過去一段時間,教廷對中國敏感議題少有發聲,避免刺激中國,中梵建交也似乎愈來愈近,然而,此次一向被視為保守 的香港天主教活躍在前線,教廷也高調表態支持;這是否代表教廷內親華派退後?香港事件對教廷的中國政策又投下何種變數,值得拭目以待。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