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點題】中美貿易戰 人民幣加快國際化新機遇?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9/07/19 09:00

分享:

分享: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近日撰文表示,在貿易衝突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人民幣正面臨一個提升其全球地位的新機遇。

潘功勝:貿易衝突升級  人民幣提高全球地位新機遇

「當前國際經濟金融格局出現重大變化,全球貿易摩擦頻發,民粹主義抬頭,部分國家和地區開始注重使用本幣進行跨境結算,人民幣國際化面臨新的契機,」 潘功勝在最新一期《中國金融》撰文稱。

人民幣加快國際化意味著甚麼?

中國推動人民幣加快國際化,這意味著,中國將加快「去美元化」,即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地位。

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後  推動人幣國際化

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契機,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不再遮遮掩掩,正式從台下走上台前,官方公開提出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高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的話語權,保障中國的利益。10年後的中美貿易戰,再為人民幣加快國際化提供新的機遇。

雖然人民幣不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但是,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貿易國,中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成功推動人民幣「入籃」,2016年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成為即國際儲備貨幣,其所佔權重為10.92%,僅次於美元。人民幣成功「入籃」,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

人民幣國際化主要路徑:貨幣互換貿易結算一帶一路

中國是如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

從過去10年中國推動國際化的主要路徑看,一是通過貨幣互換,二是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三是「一帶一路」資本輸出;四是悄然開展「石油人民幣」。

貨幣互換方面,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後,中國開展雙邊貨幣互換,通過貨幣互換推動本幣貿易結算,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降低匯兌風險,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同時實現了人民幣的儲備功能,推動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

「一帶一路」成為了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橋頭堡。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人民幣的資金需求,中國通過亞洲投資建設銀行和中資銀行,解決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資金缺口,推動人民幣走出去,並形成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輸出、經常項目下回流的機制,這成為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動力。

與伊朗俄國推「石油人民幣」 挑戰「石油美元」

至於「石油人民幣」,中國已經與伊朗、俄羅斯等國家,悄然開展「石油人民幣」,即石油以人民幣計價,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據稱,目前也在游說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以人民幣結算。

因此,未來人民幣加快國際化,主要還是通過上述路徑。

不過,「石油美元」是美元全球地位的重要基礎,「石油人民幣」顯示了中國挑戰「美元霸權」的意圖,這在未來可能引來美國的反擊。

資本管制人幣不可自由兌換  難撼動美元全球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資本項目仍未完全開放,人民幣仍是不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加上人民幣嚴重超發,人民幣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仍難以成為世界貨幣,難以撼動美元的全球地位,但是,未來將削弱美元的地位。

國際支付機構SWIFT公布的數據,目前全球交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不到2%,而用美元繼續是國際支付中占比最大的貨幣,占比超過40%。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末各國央行持有的人民幣儲備資產占比達1.95%。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林美芬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