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四大原因 中央對「反修例」政爭失去耐性
兩大中央媒體--人民日報及中央電視台先後刊出重磅評論,勸戒香港人「不能再亂下去」。中央此舉透出重要訊號,中南海對香港民間「反修例」引發的政治風暴,已感到不耐煩,憂慮香港局勢有損國家戰略利益。中央應對香港政爭的策略已調整,重頭戲或在後頭。
香港民間反對「逃犯條例」引發政治風暴後,中央曾展現沉着應對姿態,避免事件進一步激化,期間除《環球時報》等周邊媒體外,中國官媒少談這場政爭。但中央取態近日出現明顯變化。
中央媒體先後發表評論
當中最顯著的動作,是中共中央黨媒《人民日報》昨天在頭版發表題為「共同反對暴力珍惜法治秩序」的評論,直指「不能再亂下去」是香港的主流民意。
評論強調,從經濟面向切入說,連日來的暴力行為已經損害了香港作為國際化商業大都會的聲譽;如果任暴力持續下去,必將對香港繁榮穩定造成更大衝擊。
值得注意是,《人民日報》頭四版的內容,被視為代表中央的政策方針;而這篇談香港政爭的文章,放諸第一版裡,反映中南海已極為關注香港局勢。
三大原因 中央或失耐性
不僅如此,同樣代表中共中央立場的中央電視台也發表評論員文章,指近一段時期,亂港勢力以反修例為名,圍堵警署、打砸立法會,非法集結、騷擾民眾,甚至瘋狂毆打警員,暴行嚴重破壞香港法治、撕裂香港社會。
央視稱,香港要繼續保持國際貿易、金融、航運中心的地位,務必保持社會穩定,強調決不能容許某些唯恐香港不亂的亂港分子滋事胡為。
觀察人士指出,中央宣傳機器以最高規格談香港問題,並「勸告」港人珍重社會穩定,反映中南海對香港沒完沒了的社會抗爭行為感到不耐煩,甚至憂慮威脅國家發展大局,其中主要體現於三點:
其一是中國與美國打的貿易戰,仍是死結難解,中央想專心應對,不欲香港問題為國家添煩亂。
其二是中央憂慮香港局勢倘惡化,西方特別是美國會借此遏制中國,甚至以香港問題作為貿易談判籌碼,令中國利益受損。
其三是中美貿易戰前景不明,香港倘又陷於政治社會紛亂,不能發揮作為中國開放門戶的功能,不利國家戰略大局。
其四是香港的民間抗爭情緒、挑戰權威的行為一旦傳導到內地,恐為政治穩定帶來風險。
觀察者分析,從中央表態反映,中南海對香港局勢的策略將改變,事態發展倍添變數。
撰文 : 程國知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