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北京學者:中美貿戰  中國在法律上輸給美國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9/08/02 09:00

分享:

分享:

中美貿易戰僵持至今,談判短時間內仍未不會有結果。中央智囊、北京左派學者強世功在之前一個講座對中美貿戰作出檢討,他認為,中美貿易戰的核心是就是法律,中美貿易戰恰恰讓中國思考如何面對全球法律治理問題;中國對於美國建構的全球法律治理體系,不僅要持批判的立場,更要持虛心學習的立場。

強世功現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副部長,法學院教授、副院長。2004年至2007年,他曾借調到中聯辦研究部任職。2014年,國務院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強世功是主要執筆者,該白皮書率先提出中國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這概念。

今年6月,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組織的「中信大講堂─中國道路系列講座第五十五期在北京大學舉行,強世功發表了「通過法律構建現代國家與全球秩序」的講話。

強世功在講話中批評,中國學界往往不能區分嚴謹的學術研究和意識形態輿論宣傳,甚至主流理論研究非常意識形態化,普遍從政體意識形態角度看待中國政治和西方政治。

今次貿易戰核心  就是法律和規則

對於今次中美貿易戰,強世功提出,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的一個重要戰略就是從軍事對抗轉向對全球經濟的控制,而其控制手段都是通過法律建構出來的。今次貿易戰的核心是法律,是規則,涉及到知識產權、WTO、反壟斷和政府補貼等法律問題,這也是全球法律治理中的規則問題。

他指出,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中很多是熟悉具體國際金融和法律操作的金融從業者和商業律師,而中國貿易談判代表團中很多是熟悉經濟政策的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這個小小的差異反映的不僅是國家制度方面的差異,而且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差異。

一國之下治理香港  都面臨巨大難題

強世功稱,中國的商業貿易已經覆蓋全球,但中國的人類學家依然滿足於調查中國的村莊,中國的知識體系亦步亦趨跟著歐美,缺乏對世界問題獨立的思考。一句話,中國商業貿易是依附於西方建構起來的全球體系,而未能建構自己的全球體系。中國人接觸和學習西方不到200年,中間還有知識上的斷層,所以中國對西方的理解依然很皮毛。

「批判美國的全球法律霸權很容易,但讓你建構起全球法律霸權試一試,就知道這個問題有多難。因此,我們對於美國建構的全球法律治理體系,不僅要持批判的立場,更要持虛心學習的立場,學習越認真,才越有資格批判。」

他並且提到最近香港因為《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政治爭議,「我們在『一國』之內香港、台灣和內地之間的司法協助問題都搞不定,我們在『一國』之下治理香港彈丸之地都面臨如此巨大的難題,就知道我們距離全球治理有多遠。這就意味著我們應該老老實實、更加虛心地學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