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經】中國本土汽車進軍海外 東南亞非洲歐洲建廠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9/08/12 13:00

最後更新: 2019/08/12 14:49

分享:

分享:

早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周三(7月10日)表示,6月中國汽車銷量206萬輛,按年下跌9.6%,為連續第12個月銷量下跌。一些汽車品牌面對國內銷售壓力時,也在尋求其他市場。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汽車生產商正斥巨資在印度、非洲和歐洲等海外市場建立據點,讓中國汽車品牌成為全球市場上強有力的參與者。分析人士稱,這些中國廠商生產的汽車質量已可比肩海外品牌,而價格更低。

吉利:中國品牌的全球擴張是一個自然增長計劃

中國汽車品牌正進軍東南亞、非洲和歐洲。

擁有沃爾沃汽車(Volvo)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於2017年在白俄羅斯為旗下吉利(Geely)品牌開設了首家海外工廠,以服務於俄羅斯和東歐。此外,吉利的商業電動汽車子公司倫敦電動汽車公司(London EV Co.)已於兩年前開始一家英國新工廠的生產。

吉利發言人在回憶日本和韓國汽車製造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如何轉型為國際品牌時表示,中國品牌的全球擴張是一個自然增長計劃。

除吉利之外,作為中國第一大汽車生產商的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AIC Motor Co. , 600104.SH, 簡稱:上汽集團)過去兩年在印尼和泰國開設了工廠,計劃通過這些國家將產品出口到整個東南亞,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每年100萬輛的海外銷量。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Great Wall Motor Co., 2333.HK, GWLLY)今年6月在俄羅斯開設了首家海外工廠。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BAIC Motor Corp., 1958.HK)去年在南非投產投資7.72億美元開設了一間工廠。

十年前進軍海外受挫 如今業務已成熟

但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國門進軍海外的順利並非一蹴而就。

十年前,國有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China FAW Group Co.)公布了征服拉丁美洲的方案,計劃在墨西哥設立工廠,組裝從中國運去的配件。但這家計劃中的合資企業成了全球金融危機的犧牲品,實際從未啟動。2014年,另一家國有企業奇瑞汽車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向巴西一家工廠投資了5.3億美元,但銷量一直未見起色,奇瑞汽車2017年將該工廠掛牌出售。

報道指出,如今這一批邁出國門的中國企業實力更強,也更成熟,他們在國內已建立了具有競爭力的業務,同時從許多外國競爭者手中攫取了市場份額。這些公司目前主要專注於發展中經濟體,最終將把目光投向美國和其他富裕市場。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