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頓被炒】「勇武派」博爾頓被炒 中美貿談無大影響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9/09/13 02:15

最後更新: 2019/09/13 02:15

分享:

分享:

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炒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既有點突然亦屬意料之中,皆因博爾頓與特朗普不咬弦早有傳聞。

博爾頓是白宮重量級鷹派人物,一向主張對華強硬,不過,博爾頓離職對中美貿易談判影響有限,一是中美談判由特朗普主導,博爾頓少有插手;其次,美國朝野對中國已形成敵對共識,一個官員離任不會令這種共識改變。

博爾頓一向屬白宮內的「勇武派」,博爾頓過去抨擊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不夠強硬,反對伊朗核協議與美古恢復外交,這與特朗普的方針不謀而合。但外界觀察到,兩人近來就朝鮮、阿富汗、俄羅斯等對外議題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博爾頓的立場更為好戰,特朗普則更傾向於達成協議。

特朗普在對外政策上雖然強調美國優先,但作為商人出身的政客,特朗普仍傾向用談判榨取最大利益,而博爾頓則傾向要對手完全投降,否則就「打完再講」。博爾頓這種過分「勇武」取向,不但令特朗普不悅,也和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的工作方式格格不入,他有時更「越權」,侵犯了蓬佩奧作為國家最高外交政策官的職權。

在對華立場上,博爾頓的親台立場,在華盛頓眾說周知。早在1993年,他曾經接受台灣政府資助,撰寫文章闡述接納台灣進入聯合國的立場,此後他再也沒有放棄台灣入聯和對台軍售的觀點,甚至支持美國軍事人員入台。博爾頓曾提出,「台灣比沖繩和關島更要靠近中國大陸和南海爭議島礁,一旦發生衝突,台灣將為美軍迅速控制本地區提供便利」。

美朝野對華 已形成敵對共識

身居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重要位置,博爾頓在敏感的台灣問題上,挑戰中國政府的底綫,無疑為美中關係增添了許多不可預測的變數,甚至催生了擦槍走火的可能。

換言之,博爾頓主要工作還是集中在地緣政治上,中美貿易談判由特朗普主導,執行層面則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長姆欽主導,反而作為特朗普的參謀,另一名鷹派代表、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中美貿易談判中,對特朗普的影響更大。博爾頓的離任,對中美貿易談判的影響可說微乎其微。

其次,在美國對華政策上,作為好戰派的博爾頓離開,也不可能令中美對抗降溫。在白宮團內,對華強硬派仍佔主導地位,其中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是最主要操盤者。彭斯去年底的一次對華政策演說,就被視為美國對華政策轉向的「宣戰書」。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斯金納(Kiron Skinner)今年中在演說中指,中國與西方自由世界存在文明和意識形態衝突,中國與美國的競爭,是屬於不同文明的衝突。其後有美媒透露,國務卿蓬佩奧的團隊正在制定一項中國戰略,該戰略基於美國歷史上第一次「與一個真正不同的文明進行較量」的理念。

因此,彭斯與蓬佩奧的對華立場,與博爾頓並無根本分別,只是彭斯與蓬佩奧主張從包括意識形態更廣泛去針對中國。

事實上,美國對華政策的總體方向受到一種日益敵對的共識支配,這已經是美國朝野及政治精英界共識,一位官員離職不太可能改變這種共識。

中美下個月恢復貿易談判,無論談判結果如何,中美對抗的大勢仍會持續。未來一段日子,中美關係仍在風雨飄搖中度過。

本報記者: 高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