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例風波】政法委批評李嘉誠縱容犯罪 反叫發展商對港「網開一面」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9/09/13 14:51

最後更新: 2019/09/13 15:15

分享:

分享:

本港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所引發的風波仍未平息,長和(00001)資深顧問李嘉誠日前評論事件,呼籲執政者能「對我們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

中共中央政法委昨日發文,批評有關講法是縱容犯罪,不是「為香港著想」,而是看著香港滑向深淵,又反問「囤地圈錢」的地產商,會否對香港市民、香港未來「網開一面」。內地官方《人民日報》昨也發表評論稱,香港解決住房問題已經不能再等,認為地產商為解決民生釋放善意、不囤地居奇,才是對年輕人「網開一面」。

事實上,內地官媒近日將香港局勢動盪,歸因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而房屋問題是最為突出及迫切。新華社今日發表社評稱,香港樓價高,基層和青年一代「望樓興嘆」,中產叫苦連天,為社會動盪埋下伏筆,住房問題已到了痛定思痛、必須解決的時候。

不應囤地居奇賺到盡

中央政法委微信公眾號「長安劍」的文章也稱,當下的亂局中,不少青年把房價高、租金貴的不滿甚至憤怒發洩到政府頭上,但搞錯對象。文章指香港不是無地,新界有大片未開發的棕地,但利益集團阻撓,認為收地建屋,刻不容緩,「不知『李首富』看到這8個字了沒有」。

《人民日報》評論亦提到,為公共利益計,為解決民生計,地產商是時候釋放最大善意,而不應只打自己算盤、囤地居奇、賺盡最後一個銅板。「什麼才是對香港未來負責?什麼才是對年輕人『網開一面』?這才是」。

集體提《收回土地條例》 撐可行

值得注意,新華社、《人民日報》及政法委的評論,不約而同提到《收回土地條例》。其中,《人民日報》指出,《收回土地條例》,意味著自有財產與公共利益之間的一次利益平衡。由於《基本法》第6條與第105條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外加援引條例或遭曠日持久的司法覆核,特區政府對於是否引用條例有過遲疑,「然而,諸路不通後,收回土地是可行之道」。

責任編輯:林佩怡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