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美智庫:中國是AI監控主推手 但正被他國追趕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9/09/18 04:50

最後更新: 2019/09/18 19:45

分享:

分享:

根據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周二發布的報告,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學習中國,使用人工智能來監管民眾,華為將這些工具出口到了全球;但這樣做的,不止有中國,美、法、德、日等國也在人工智能監控領域角逐。

報告稱,包括美國、巴西、德國、印度和新加坡在內,全球至少有75個國家使用人工智能來監管民眾。而中國是世界上人工智能的主要推手。華為、海康威視、大華和中興等公司為63個國家提供AI監控技術,僅華為一間公司就為至少50個國家提供了這種監控技術。

監控科技成中美新角逐場 法德日表現不俗

不過在很多情況下,上述國家的政府既使用華為的技術,也使用美國的技術。報告中提到的美國監控技術頭號企業是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IBM)。該公司在11個國家銷售監控技術。除IBM外, 思科,大數據公司Palanir等公司也為32個國家提供AI監控科技。

報告指,包括法國、德國、以色列和日本在內的其他自由民主國家的科技公司,在該領域也有不凡表現。

報告作者Steven Feldstein曾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國務院官員。他在報告中寫道:「中國向民主國家出口監控技術的規模,與對專制國家的出口不相上下。同樣的,總部設在民主國家的公司也在積極銷售這方面的先進設備。」

根據他的統計,有64個國家的政府機構購買了使用鏡頭和照片數據庫的人臉識別技術;有56個國家的政府使用了「智慧城市」技術,例如用來收集資訊供指揮中心分析的傳感器和隨身鏡頭;有53個國家的政府正在利用「智慧警務」系統分析數據並對未來的犯罪活動做出預測。

支持人臉識別及其他監控工具的人士指出,這些工具有積極的用處,能保護民眾免遭恐怖襲擊和其他威脅。

責任編輯:尹航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