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美國全面啟動「人權牌」遏華 3顆子彈包括香港
中美貿易戰仍在膠着之際,美國悄然對中國開闢了新戰場。美國政府一連兩天就新疆問題,對中國下達兩道制裁令,國會亦密集處理3個涉及中國人權的法案。一切皆非偶然,美方已然全面打出「人權牌」、以此為切入點遏制中國。更值得注意是,原本互相制衡的美國行政與立法機關,在中國人權議題上卻高度一致,中方恐面臨巨大壓力。
美國對中國揮動人權大棒,力度有多大?只要看看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2道政令、3個法案便會知道。而美方使用的「子彈」分別是新疆、西藏及香港等3大議題。
其一:美國政府以新疆人權為由制裁8間中企
美國政府本周一將28個中國實體、包括8間中國企業列入出口黑名單,理由是他們在中國當局遏制中國新疆穆斯林少數民族的過程裡,發揮了作用、提供了支援。其中,內地監控系統龍頭生產商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榜上有名;禁令下,美企不能與這些公司交易,交括提供技術或零部件。
其二:美國國務禁向侵損新疆人權官員發簽證
美國國務院周二再宣布,對那些負責或參與拘留和苛待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穆斯林群體的中國政府官員,實施簽證限制,而其家屬旅行也將受到限制。美方將不會向他們發放簽證。
其三:美國國會《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
這部法案稍早前已在美國國會眾議院、參議院的委員會過關,意味即將呈上大會審議及表決,估計勢必通過、且不會遇到多大的阻力。法案一旦實施,美國政府日後能以香港人權、自由狀況為由,年檢牽動中國發展的香港特殊地位--包括獨立關稅區,以及與中國內地區別的金融領域優待。
法案並賦與美國行政機關權力,制裁被指侵損香港人權自由的中港官員,令官員處於風口浪尖。
其四:美國國會《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
此法案上月已獲參議院通過,其要求美國政府就中國被指損害新疆維吾爾族問題,向國會提交報告;當中,國務院須每年匯報新疆的人權狀況,包括「再教育營(中方指是培訓中心)」人數、是否存在強逼勞動、政府監控等。另外,國務卿亦應評估能否按現行機制,制裁包括新疆書記在內涉及侵犯人權的中國官員。
其五:《2019年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
美國多名兩黨參、眾議員共同提交《2019年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敦促美國政府關注中國政府統治下,日益嚴峻的藏人人權、宗教自由和生態環境問題,並採取積極措施,包含保障達賴喇嘛轉世事務不受官方介入。
美國行政與立法機關連串動作不是偶然,而是反映美國政界已全面運用「人權牌」遏制中國,成為中美「新冷戰」又一道風景綫。觀察人士指,美方操作人權議題,固然是與中國的意識形態角力,但終極目標不止於此,美方同時希望以人權為切入點、用制裁名義,遏制中國經濟實力增長。
觀察者舉例,中國就新疆問題制裁8間中國科企,頗有遏制中國人工智能(AI)產業發展的意味;而《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則主攻中國金融窗口香港,意圖緊握中國對外金融交易的咽喉。
美國行政與立法機關 人權問題互相助攻
事實上,美國發動的貿易戰是一把傷人又傷己的「雙刃劍」,必然會引來雜音;;但華府如搶佔道德高地,以人權之名,經濟制裁對手,實在可以減低美國國內的反對聲音,達到一石二鳥之效。
有分析更指,美國政治規律裡,原本互相制衡的美國行政與立法機關,如今卻在人權議題上高度一致,甚至出現互相助攻的跡象。中國要應付美國的「人權牌」,實在難言輕鬆。
本報記者: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