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月下周開 3分鐘看懂中共權力結構
十九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4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的定下10月28日至31日、即下周一至周四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委員會是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產生的核心權力機構,職能包括重大決策、人事任免、及召集黨代表大會,因此它是中共權力體系中非常重要的部份。而中共權力架構由上而下如何布局,現簡述如下。
1、中國共產黨權力階層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依照中共黨章,中共黨代會每5年舉行一次,理論上是中共最高權力機構。每次黨代會舉行會期6至7天,選舉新一屆中共中央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中共中央委員會
中共黨代會閉會後,則由中共中央委員會擔任最高決策機構(現屆約200委員)。中共中央委員會每屆舉行7次全體會議,除一次選舉政治局委員等高層領導人事、一次安排政府換屆之外,約每年召開一次,每次會期3至4天,閉會期間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中央委員會職權。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25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今屆7人,即普遍所說的政治局7常委: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
藉由上述閉會制度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因此,每周至少開會一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成為實際最高決策機構,而排名首位的常委,也就是中共總書記,成為全黨權力最大的最高負責人。
以截至2017年為例,中共黨員約9000萬人,金字塔型權力階層由下到上,分別是人的十九屆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約2280人、中央委員會逾200名委員、逾170名候補委員;25人組成的中央政治局,其中產生7名常委,位居最高地位的是總書記。
2、中共領導階層如何產生
依照1980年代中期以來形成的慣例,每次中共黨代會選舉產生新一屆任期5年的中共中央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每次中共黨代會閉會後,隨即召開的新一屆中共中央委員會首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中央書記處、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
中共黨代會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負責執行黨代會決議並領導中共,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則負責監督黨內,避免黨員涉及腐敗並維持黨紀。
中共中央委員會全會選舉產生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在中央委員會全會閉會期間行使其職權,成為中共的最高領導機構。政治局委員一般都擔任中國黨政機關主要職務,通常被稱為「黨和國家領導人」。
中共中央書記處則是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的辦事機構,也是中央委員會最高執行機構。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與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負責掌控解放軍領導工作。
責任編輯: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