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進課室 浙江小學生戴頭環測專注度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19/10/28 01:14

最後更新: 2019/10/28 01:14

分享:

分享:

內地人工智能(AI)發展得越來越快,近年更是逐漸走進校園。早前江蘇省南京市某大學的課室引入人臉識別系統,學生發呆、打瞌睡和玩手機等行為,隨時會被監測及發現。現在人工智能更來到小學,有學生上課前戴頭環以監測注意力,並有評分機制。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浙江省金華市孝順小學的許多學生開始上課時不是打開課本,而是戴上頭環。在兩分鐘的冥想後,學生們被鼓勵去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參與到一個比賽中,看誰最能集中注意力,結果會通過他們的頭環來測量。

上課前先冥想 為最佳狀態做準備

比賽以模擬火箭競賽的形式在教室前面的螢幕上進行。這種頭環可以測量來自大腦神經元的電流信號,並利用一種算法將其轉換成注意力評分。學生越專注,分數就越高,他們的火箭飛得也越高。如果分數下降,意味着學生的注意力下降,火箭就會減速。

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為最佳學習狀態做準備,在他們進行日常課程的學習時,會一直戴着頭環,測量他們在課堂上的專注程度。

【神州熱話】南京高校課室引入「人臉識別」 學生不能打瞌睡

老師:使用頭環後 班級排名升兩位

該小學使用的頭環由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的初創公司BrainCo Inc.開發。這種頭環使用三個電極探測大腦中的電流活動,一個在前額,兩個在耳後,並將數據發送到老師的電腦上。軟件會生成學生注意力水平的實時警報,並在每節課結束時給出分析結果。

BrainCo美國辦公室總裁Max Newlon說,「老師對學生的投入程度有直覺判斷,我們是把這種直覺變成一個可衡量的指標。」

不過,此種做法也引來批評。一些老師和學生笑稱這個頭環的外觀好似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唐僧用來約束孫悟空的緊箍咒;也有人質疑目前的研究能否對電流信號做出準確解讀。

有小六學生Yang Zhenxuan說,如果他的父母在學校發送的報告中看到他注意力的低評分,他會感到壓力,他的父母會翻白眼,或讓他面壁思過。但他也說,自從使用頭環以來,他的成績提高了。

該校的老師也表示,自從去年12月試點項目開始以來,他們看到了變化。教授語言的Zhang Yiwei老師說,這項新技術就像一種心理暗示,學生們感覺好像受到了監督,覺得有必要大聲朗讀,集中注意力。她還表示,在使用該設備半個學期後,她所教班級的成績在全校排名上升兩位。

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 家長重視教育近乎偏執

頭環並非人工智能監控小學生的首例。去年12月,貴州十多所中小學還規定學生須穿植入晶片的校服。學校和家長可時時掌握學生的位置、飲食,甚至連情緒、學習狀況都可透過生物數據分析得知。

報道指,這些人工智能設備背後的企業稱,進入中國市場的比較容易,因為中國家長非常關心孩子的安全,同時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視有時會近乎偏執。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每年花費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投資智能教育的計劃也有所幫助。

有批評人士則稱,中國國務院所稱的「智能教育」項目與中國政府近年來推動部署類似技術監控民眾、以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舉措有相似之處。

責任編輯:尹航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