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京智囊推斷美難干預 台海衝突選後即爆?
▲ 【台灣大選】中央智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不久前在一個講座評估,美國干預台海的戰略代價太大,如果輸了一戰,就會失去他的全球戰略地位。
距大選總統大選還有60多天,大陸推出了「惠台26條措施」,屬最後的測試,若民進黨再次執政,台海很可能「山搖地動」。中央智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不久前在一個講座評估,美國干預台海的戰略代價太大,如果輸了一戰,就會失去他的全球戰略地位。
金燦榮的說法,換一個角度看,就是如果台海出現衝突,美國未必一定有膽直接介入,畢竟代價太大。金燦榮屬於中央級智囊、也是有名的「鷹派」學者,他的看法在中共內部有不少支持者。
京智囊評估 美國干預戰略代價大
按金燦榮分析,目前台灣問題出現變化。大陸方面的變化是,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月2日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會上講話,內容上雖然只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但看其中的基調不一樣,大陸對台政策從防獨走向促統。
台灣方面的變化是,國民黨治理的不好,民進黨治理的更爛,台灣整個地位下降,態勢不好,「極獨」的「獨立」動作在上升。美國方面現在對台灣的動作無所顧忌。「所以三方在往衝突方向走。」
但金燦榮指出,大陸具備在物理方面解決台灣問題的條件和能力。美國干預台海的戰略代價太大,如果輸了一戰,就會失去他的全球戰略地位,所以從戰略成本上看比中國高很多。原來美國在軍事上有絕對優勢,但現在不具備這一優勢。
金燦榮指出,如果美國和台灣方面做得太過分,引發衝突,這個結果一定是大陸出手。「其實中央政府很謹慎,我們希望避免衝突後面的政治代價,而不是沒有這個能力。」
大陸發最後通牒 如選擇獨派必更強硬
此次台灣大選,由民進黨蔡英文對國民黨韓國瑜,以目前形勢來看,蔡再次當選的機會仍較大。最近大陸推出「惠台26條措施」,正是要向台灣發出「最後通牒」,只要不抗拒統一,大陸可以加大對台優惠;然而,如果台灣民眾仍選擇堅持「台獨」的政黨執政,大陸將不存幻想,會採取更強硬措施加快統一步伐。
事實上,大陸從沒放鬆以武力統一台灣作準備。10月30日,中國主流媒體均在報道,駐扎在台灣對面的廈門同安的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所屬旅級部隊積極備戰,「錘煉官兵登陸作戰能力以及兵種協同作戰能力」。
報道稱,第73集團軍所屬合成旅「千人百車,面對必經江域橋梁被毀情況,某工化旅迅速前出架橋」,並在短時間內在300多米的江面上架起一座鋼鐵浮橋。而這些演練環境與台灣的地形頗為相似。另外,第73集團軍所屬旅在安徽東部基地進行實彈「拔點奪要」演習。
因此,如果明年1月台灣大選民進黨勝出,中共內部、特別是軍隊內鷹派要以武力統一的聲音將加強,而又評估美國未必敢直接介入,台海局勢必然變得險惡。但問題是,中央的評估是否受強硬派影響,美國的反應又會怎樣,令台海形勢充滿變數。
本報記者 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