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香港變「西柏林」無運行 歷史告訴你真相

經濟脈搏 12:32 2019/11/11

分享:

分享:

柏林圍牆下30年,對今天香港政局仍深具啟示。

香港因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政治動盪仍在持續、美國國會則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介入港局;在此之際,地球另一邊的德國,渡過了柏林圍牆倒下30周年。有論者將兩者聯想起來,認為香港今天政局是中國與西方爆發「新冷戰」的結果,情勢與舊日柏林相似,有人更直指香港是「新的西柏林」。

香港成為新冷戰前沿、甚至是「西柏林」的說法,早於7月底漸漸被人注視;當時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欄作者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曾發文討論過這個問題。

西方輿論:香港在新冷戰 站在中西對抗前沿

香港為何被批擬為西柏林?一切從冷戰、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對立說起。長期研究中美對立的美國戰略問題專家約瑟夫∙鮑斯可(Joseph Bosco)撰文形容,在中國對西方發動的新冷戰中,香港人正在「領頭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人權法】美媒揭兩巨頭阻《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特朗普與麥康奈爾
【香港人權法】特朗普據報承諾:貿易談判倘有進展 我會對香港問題沉默

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北京分社社長劉美遠也認同,今天的冷戰由舊日的美國與蘇聯,換成美國與中國;而當年西方與蘇聯對峙的最前線是西柏林,今天承擔同一角色的,肯定是香港。

香港是自由的象徵,但劉美遠直指,儘管中方當年許下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承諾,但香港的高度自治與公民權利過去數年不斷遭到改變。

要談論香港是否「新的西柏林」,必須先了解德國當年被瓜分的歷史。把時間指針回撥到1945年,納粹德國戰敗後被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佔領,切割成4大塊;至1949年,美英法佔領區合併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蘇聯控制的一邊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

數十年冷戰制約柏林經濟 後遺症至今仍在

弔詭的是,柏林雖然也被瓜分為西德管治的西柏林、東德管治的東柏林;但西柏林實際遭東德完全包圍,儼然成為西德的「飛地」。正因如此,西柏林被稱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對抗共產主義的最前綫。

但歷史告訴人們,「對抗」代表衝突、代表危險、代表不穩定。西柏林的安全,在整個冷戰時代一直遭共產陣營威脅;當中先後爆發生3次柏林危機,柏林圍牆下的地雷和殺戮事件更不在話下。

柏林圍牆倒下30年,但柏林被冷戰傷害的後遺症,至今仍在。

【香港人權法】中美金融戰劇本已寫好 《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是關鍵
【中美金融戰】中美打金融戰香港一定無運行 話你知關鍵原因

因此,儘管西柏林人民在西方物資支援下,生活條件比東柏林好得多,東西德1991年統一時,東德的人均GDP折合今天貨幣只有9700歐元,西德人均GDP則有2.3萬歐元。

但柏林市在數十年政治危機中,經濟一直無法好好發展、企業總部也不會選擇落腳這裡,因此經濟比前西德的許多城市都要落後;影響延伸到今天--已恢復統一德國首都身份的柏林,經濟水平其實遜於全國平均。

此前有媒體引述科隆經濟研究所報告指,英國、法國、甚至希臘如失去首都,人均財富會減少逾一成至兩成不等。只有德國如沒有了首都柏林,人均財富反會增加0.2%,原因是德國人不必再支援他們「貧窮」的首都。

香港倘變中美角力「磨心」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動搖

而柏林「貧窮」,正是它曾是東西方冷戰前沿的後遺症。

【香港人權法】人民日報:西方絕非香港的「救世主」
【香港人權法】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倘動搖 中國損失從錢錢錢說起

觀察者直指,香港一旦變成「新冷戰」前綫,便恐會重演柏林的歷史,在一段長間裡承受衝突、危機和動盪,這對香港經濟發展絕非福祉。需知香港過去至今仍是國際金融中心,其中一個要素是社會穩定;拔去這個優勢,香港命途必會改寫。

在此前提下,美國伊利諾州眾議員李賓斯基(Daniel Lipinski)周五在一個紀念柏林圍牆倒下30周年的活動上,透過錄像發言,讚揚今天香港就是「新柏林」,並稱香港可獲最終勝利。這種謳歌恐是死亡之吻,顯然沒有考慮香港一旦變成「新柏林」的代價。

東西德地圖。

本報記者:伍樂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按此跟進【香港人權法案】最新進展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