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權法】中方對特朗普「口水戰」升級 恐難阻法案執行

國情動向 05:46 2019/11/27

分享:

分享:

【香港人權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以接受央媒訪問形式,回應法案,重申中方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敦促美國當局立即阻止該案成法。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一石激起千尺浪,為原已低迷的中美關係更添陰霾。中方抗議聲音不斷升級,最新是中方最高層級外交機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發聲,敦促美國當局阻止法案執行。但必須注意是,這種「高分貝」口水戰,不一定能逼使美方煞停人權法,一切由美國立法程序說起。

美國國會眾議院日前「光速」通過參議院版本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幾乎在毫無阻力下,統一法案文本、直送特朗普辦公桌,由他決定是否簽署執行。

楊潔篪是迄今為止 回應法案的最高級官員

從這一刻開始,中方抗議美國的聲音不斷升級。至昨天(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以接受央媒訪問形式,回應法案,重申中方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敦促美國當局立即阻止該案成法。

【香港人權法】朋友都無面俾!京傳召抗議的美國大使 與習近平有交情

【香港人權法】抗議升級 中國外交部召美國駐華大使嚴正交涉

觀察人士指,楊潔篪這些觀點,中國官方此前已說過,並無太大新意。但要注意是,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是中共黨組織內部,最高層級的外交機構,其辦公室主任兼領政治局委員銜頭,其比中國政府系統中的外交部更高層級。

因此,楊潔篪是迄今為止,中方直接評論此法案的最高級官員。中方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反彈之大由此可見。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罕有地傳召美使抗議

中方另一個令人注目的動作,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周一﹙25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就法案在國會過關,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敦促美方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

【香港人權法】楊潔篪強烈譴責美國國會 促美阻「人權法」成法

【香港人權法】拆穿特朗普真面目 推論他簽不簽法案?

此前,中國外交部只由副部長馬朝旭,於20日傳召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柯有為(William Klein),就《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作交涉及抗議。如今直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反映中方行動進一步升級。

中方對美方這部法案如此警惕,其實並不難理解。

本報日前刊出題為《美國遏制中國「暗器」 3件事你必須知》的文章,指法案不僅在政治上牽制中國,其以人權為由,年檢香港特殊地位的條款,更無異於打開窗口、讓美國當局長期抑制中國經濟產業發展,削弱中國治國之本,甚至威脅中國國家安全。其中主要體現於3點:

  • 其一︰以法案作藉口,削弱香港金融地位,配合向中國發動金融戰。
  • 其二︰切斷中國重要技術進口管道,遏抑中國科技產業。
  • 其三︰讓美國掌握更多籌碼,能在貿易角力上擴充美方利益

【香港人權法】美國法律裡,立法及行政機關高度互相制衡。特朗普儘管有否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權力,但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倘若國會參、眾議院堅持執行法案,並分別獲三分之二議員支持,國會能否決特朗普的否決動作、讓法案如舊執行。

而這裡出現一個關鍵問題,中方以「高分貝」抗議戰術,能否阻截美國執行這部極具威脅性的法律?

美國法律裡,立法及行政機關高度互相制衡。特朗普儘管有否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權力,但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倘若國會參、眾議院堅持執行法案,並分別獲三分之二議員支持,國會能否決特朗普的否決動作、讓法案如舊執行。

【香港人權法】王毅:美國企圖破壞一國兩制 損香港繁榮

【香港人權法】美眾議院通過參院版法案 誰投下唯一反對票?

觀察人士指,簡而言之,法案執行與否並非由特朗普一人操盤,就算他真的「聽話」、屈服於中方批評及要脅,否決了法案,國會一樣能令法案復活並實施。正如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放話,特朗普如果否決該法案,有信心國會仍能推翻特朗普的決定。

法案執行與否 根本不是特朗普一人「話事」

況且,特朗普身陷「烏克蘭門」彈劾危機,加上已啟動競選連任的工程,外界普遍質疑,他會否甘冒得罪國會、被批評向中國軟弱的風險,叫停香港人權法?

觀察者更相信,特朗普在平衡國內輿論、以及跟中方簽署貿易協議的需求後,未必主動簽法案,而會沿着美國法律中的「冷處理」機制,在10日內什麼也不做、不簽署法案,讓《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自動生效。

那麼中方如要減低法案對己方的威脅,便要另外思考更有效的手段了。

本報記者:伍樂

按此跟進【香港人權法案】最新進展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