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臨人口危機 出生率創建國70年來最低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01/17 13:44

最後更新: 2020/01/17 15:44

分享:

分享:

中國經濟面臨人口危機。國家統計局周五公布,去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為建國70年以來最低。

中國經濟面臨人口危機。國家統計局周五公布,去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為建國70年以來最低;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下跌,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這引發外界關注中國人口紅利能否持續。

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自2019年底,中國內地總人口(不包括港澳)人口達14億5萬人,年內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則為10.48‰。

據了解,去出的出生率是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低,新生嬰兒數目也是自1961年「大躍進」及大規模飢荒後,58年以來最少的一年。而去年死亡人口998萬人,死亡率為7.14‰,自然增長率為3.34‰。

從年齡構成看,2019年末,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64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由2018年的64.3%略降至64.0%;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由2018年的11.9%升至12.6%。

出生率創新低 背後是育齡推遲、生育觀改變

內地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崔樹義表示,2019年出生率下跌背後,是「二孩」效應的減退,2016年放開二孩之後,很多高齡產婦生育第二個孩子,但這些人想生的基本已經生了。

不過,崔樹義還認為,出生率下跌不一定會持續。「目前,人口出生率的下跌與婚齡、育齡的推遲有關,當然現在很多人的生育觀念也在改變,但是由於我國丁克家庭相對還是少數,我認為未來很多人還是會選擇生育。」他指出,未來不排除出生率有反彈的可能,尤其是隨著中國人口政策的完善,生育率可能會出現緩慢抬升。

勞動年齡人口減少 但總量仍算充分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下跌。2018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2019年這一比重為64.0%。從數量上看,2019年較2018年下跌了89萬人。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第一產業GDP佔比為7至10%,第二產業近4成,而其中的農業、製造業等,都需要大量勞動力作為依託。

人口紅利變人口負債 生育變「國家大事」?

【焦點數據】中國人口紅利減弱 官方指不必過度解讀

崔樹義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仍然沒有終結,不需要過度恐慌。他認為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下跌,從各國的歷史情況看是一個必然現象。

他說,「儘管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在減少,但是從勞動年齡佔總人口的比重來看,還是比西方發達國家要高。我國勞動力總量的供應還是比較充分的,可以支撐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因此不必過於渲染的用工荒、人口紅利結束之類的,應該說現在的人口紅利還沒有完全結束。」

65歲及以上人口佔12.6% 未富先老明顯

與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跌對應,中國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2018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2019年,這一數據上升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

中國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事實上,全球許多國家都面臨人口老化難題。以日本為例,日本從1970年代初就步入老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佔總人口7.1%。2010年時這個比例已增至23%。

對此,日本政府從1990年代為應對少子化問題提出了強化育兒支援的「天使計劃」,此後又相繼提出了育兒休假制度、擴充育兒補貼、增設保育設施等對策措施。而在老齡化導致社保負擔加重的問題上,日本則通過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以及提高醫療費個人負擔比率等措施來緩解壓力。

然而,日本1970年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高達全球人均GNI的2.28倍,中國2000年的GNI卻僅為全球人均GNI的17%。中國「未富先老」跡像明顯。而且目前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也讓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更加突出。

本報記者:伍樂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