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GDP增速達標 今年「保6」看6大不確定因素 慎防黑天鵝

即時中國

發布時間: 2020/01/17 13:37

最後更新: 2020/01/17 19:05

分享:

分享:

中國2019年經濟成績出爐,第四季GDP一如預期按年增長6%,全年按年增長6.1%,實現6%至6.5%的目標。在中美貿易戰緩和、政策持續發力下,上月經濟數據出現企穩跡象。

分析師認為,今年首季經濟預期將平穩向好。惟經濟仍有較大下行壓力,內部體制性、周期性、結構性問題疊加,外部方面,中美貿易摩擦隱憂仍在,今年實現「保6」仍有6大不確定性,還需慎防債務風險等「黑天鵝」,政策預計繼續以穩增長為主,逆周期調節仍是大方向,但政策調控節奏值得關注,或堅持有節制的寬鬆政策。

去年增長6.1%近30年最慢 上月經濟現企穩跡象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去年第四季GDP按年增長6%,符合預期,全年增長6.1%。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5.4%,好過預期,增速比前11個月加快0.2個百分點,為6個月以來首次加快。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9%,為去年3月以來最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增速持平於上月,均勝預期。

中國GDP「保6」成功去增6.1% 但增速創近30年低

12月工業增速年內次高消費靠穩  去年投資增5.4% 全勝預期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去年中國經濟實現6.1%增速,是近30年來增長最慢,但考慮到全球經濟放緩及貿易環境嚴重惡化,國內經濟轉型升級複雜性、長期性帶來的挑戰,仍是含金量較高的速度。

華寶信託宏觀分析師聶文表示,12月經濟數據呈現較好企穩態勢,投資、消費、出口(拉動經濟三駕馬車)都比預期好。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去年底中美貿易摩擦明顯緩和,企業預期改善,帶動製造業、工業回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今年春節假期提早,企業或在12月增加生產。

今年首季料向好 惟經濟仍有下行壓力

展望今年,分析師普遍認為,今年首季經濟料延續企穩回升。

聶文甚至預計,上半年經濟將延續企穩回升,一是中美達成首階段協議,​​出口底部小幅回升;二是專項債加快後,基建投資將上升;三是房地產韌性仍較強,補庫存對經濟有一定拉動。光大保德信基金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鄒強更為樂觀,指接下來開門紅信用擴張有望在需求端添火,更需關注經濟超預期上行風險。

不過,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學家Betty Wang指出,中國經濟正企穩,但很難預測今年會否延續、出現反彈,貿易協議為經濟帶來短期支持,但長遠仍有很大不確定性。

王軍亦列出今年實現「保6」有6大不確定性

一、投資增速仍有可能放緩,特別是房地產投資與民間投資放緩的拖累

二、汽車消費欲振乏力,房地產相關消費可能放慢

三、中國經濟增長對債務的依賴越來越嚴重

四、與消費物價較快上漲並行的是,工業品出廠價格PPI下行能否徹底扭轉尚不確定

五、中美經貿摩擦隱憂仍存,科技摩擦暗戰不斷

六、作為一個大型開放型經濟體我們還將面臨全球貿易、投資、金融、商品及地緣領域的諸多輸入性風險

他認為,今年經濟仍有一定下行壓力,需求不足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未來經濟增速下行趨勢暫難徹底扭轉,緩慢下行是主基調,但不會顯著失速,經濟增長上下空間相對有限,料今年經濟增長將在5.8-6%的中速增長區間,將實現預期目標。短期側重需求面的宏觀經濟政策仍需發力;要高度重視穩就業,作為宏觀調控首要任務。

中美已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兩國多領域仍在角力。

連平也稱,經濟仍有較大下行壓力,並無發生根本性改變,內部的體制性、周期性、結構性問題疊加,外部可能有新的不確定性,或有新的「黑天鵝」冒出。另有分析認為,中國今年主要風險是債務。

債務違約頻爆發 中國經濟明年黑天鵝?

國家統計局:不刻意追求經濟增速 今年穩定增長可預期

在內外壓力下,外界關注內地今年增長是否要「保6」。有傳內地計劃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6%左右。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稱,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正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刻意追求經濟增速,而是追求有質量、有效益的合理增速。他稱,中國經濟穩定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雖然面臨經濟下行壓力,會進一步採取措施,今年的經濟穩定增長是可以預期的。

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 意味什麼?

中國GDP今年應否「保6」?國家智囊激辯

政策料穩增長為主 貨幣偏鬆或弱化

展望未來政策走向,楊業偉等人認為,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今年經濟要保持良好開局,結合近期地方債放量發行,政策繼續以穩增長為主,尚未出現調整。

連平指出,政策連續性不會改變,還會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偏鬆的貨幣政策,整個方向還是逆周期調節,尤其貨幣政策本身比較靈活。

鄒強認為,全年政策維穩大方向不變,中間政策調控節奏值得關注。近一周以來,資金有所收緊,同時政策喊話沒前期積極,開始進入到宏觀景氣被驗證,同時政策積極度有所弱化的階段。

責任編輯:林佩怡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