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紐約時報「醫生記者」:想防範病毒 一件事比戴口罩更重要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擴散,哪種口罩最能防止病毒傳播的信息鋪天蓋地,香港更出現口罩荒。然而,曾擔任急診室醫生,並在SARS暴發時和兩個兒子身處北京的《紐約時報》駐華記者ELISABETH ROSENTHAL表示,勤洗手和生病不上班比戴口罩更重要,用錯誤方法戴口罩恐更容易染病。
他表示,如果處於疫情暴發的中心,隨身攜帶口罩是有道理的,因你無法確定坐在你前面兩排的那個咳嗽、打噴嚏的人是病了還是過敏。然而,要想得到保護,應該每次外出時使用一個新口罩。
事實上,要正確使用口罩並不容易。戴口罩時呼吸需花更大力氣,與人說話也很費勁。他稱,在SARS疫情最嚴重時的一次長途飛行中,我的幾位同機乘客大都是流行病學家,我們在飛行的頭幾個小時都戴著口罩。然後,送餐和飲料的車來了,就再沒人戴口罩了。
因此,他強調最重要是勤洗手,若觸摸了被病毒污染的某表面,特別是口罩表面應馬上洗手,因觸摸後再用手摸你的臉或摳鼻子,會很容易得病。因此,若沒正確戴口罩,受傳染機會恐更高。
【武漢肺炎】廣州發現門柄有病毒 意味手機、鍵盤、滑鼠也能播毒
他回憶,其孩子就讀的北京國際學校在SARS暴發期間一直沒停課,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簡單的預防措施:一份措辭嚴厲的通知書提醒家長不要送生病的孩子去學校,並警告家長,學校會在校門口用耳溫計檢查學生是否發燒。
午餐時不許共享食物,老師每天帶著孩子們在教室裡的洗水池頻繁洗手,還邊洗邊唱「洗手歌」,以確保洗手時間足夠長,而不只是沾沾水就了事。如果一個家庭離開北京後又回來了,他們的孩子將不得不在家裡呆上一段時間,然後才能回學校,以確保他們沒有在其他地方感染SARS。
傳染病難通過飛沫傳播
學校採取了這些預防措施後,不僅沒孩子感染SARS,而且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沒有學生生病。沒有腸道感染。沒有普通感冒,出勤率近乎完美。他強調,傳染病事實上難在戶外通過飛沫傳播,而錯誤的防疫措施恐令病毒更易散播。
責任編輯:游昊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