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如何傳播、怎樣醫治?一文看懂關於COVID-19的五件大事
▲ 世界衛生組織(WHO)決定,將去年底在中國首度確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
世界衛生組織(WHO)決定,將去年底在中國首度確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選擇這個名稱是為避免指涉特定地理位置、動物物種和人群,符合國際為避免污名化所做的建議。關於COVID-19,我們又需要了解哪些?
Q:COVID-19是如何被公布的?
A:去年12月30日,一張武漢市衛健委的內部通知在網絡上流傳,稱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並與該市的華南海鮮市場有關。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首次公開通報肺炎疫情,稱該市目前發現了27例「病毒性肺炎」病例,其中7人病情嚴重。
Q:感染COVID-19是何種徵狀?
A:大多數患者表現以下呼吸道徵狀為主,常見臨床表現包括發燒、四肢乏力、幹咳等徵狀,其他表現包含鼻塞、流鼻涕、頭痛、咽痛、咳血,咳痰、或腹瀉等。
實驗室檢查方面,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數目下降,部分病人肝酶和肌酶水平升高;胸部影像學檢查則顯示,病人的雙肺花如磨砂玻璃。病毒感染嚴重後,會引發多種並發徵包含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急性心肌損傷,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但也有一些感染個案,並無發燒等明顯徵狀,仿如隱形傳播者。
Q:COVID-19如何傳播?
A:傳播方式分為三種:
- 直接傳播:患者打噴嚏、咳嗽、說話時會產生飛沫,以及所呼出的氣體,旁人若近距離直接吸入就會受感染。
- 接觸傳播: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 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旁人吸入後會受感染。由於飛沫中通常含有溶質(如氯化鈉),飛沫會迅速乾燥,收縮形成「飛沫核」。病原體會依附在飛沫核上,並能保持懸浮在空氣一段長時間,不僅可能長距離移動,而且可能到達人體下呼吸道。
【武漢肺炎】專家樂觀估疫情現轉折點 氣溶膠傳播會否帶來變數?
Q:市民居家應如何預防?
A:居家防疫措施包括:
- 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坐廁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 講個人衛生:飯前便後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
- 避免空氣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徵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
- 要密切關註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徵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後儘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
- 防疫專家還建議,謹慎起見,居家隔離的疑似患者用完廁所衝水前,記得蓋上坐廁蓋再衝水,這可以極大減少空氣中的氣溶膠濃度。
Q:若不慎感染COVID-19,會如何治療?
A:在未有疫苗和特效藥的情況下,現今對病毒無有效針對性治療方法,主要為通過監測和維持患者生命指標等支持治療,並及時給與有效氧療措施。
其一,一種新型實驗性廣譜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被認為可以有效抑制呼吸道上皮細胞中SARS和MERS病毒的覆制。美國被確診的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在進入重徵狀態後,醫師對他使用了瑞德西韋,經觀察發現呼吸困難的徵狀有顯著改善,不再需要吸氧治療。
【雞尾酒療法】始創人何大一:短期內合適以雞尾酒療法醫COVID-19
【武漢肺炎】新冠病毒「太狡猾」 專家:核酸檢測有假陰性不可避免
但藥物的研發公司和這一病例的主治醫生都表示,這一藥物還未被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其二,泰國有醫生利用治療愛滋病的雞尾酒療法,幫助病人康復。日媒也報道指,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公布3名確診患者的治療經過,表示對其中一人使用愛滋病治療藥後,情況有可見改善。
責任編輯: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