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研究:武漢6成感染者未被發現 憂「隱形」個案致疫情反彈
▲ 無症狀感染近日成為內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焦點,有醫學研究報告估計,武漢市至少59%的感染病例是未被發現的,其中可能包括無症狀和症狀輕微患者。
無症狀感染近日成為內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焦點,有醫學研究報告估計,武漢市至少59%的感染病例是未被發現的,其中可能包括無症狀和症狀輕微患者。專家提醒,若不採取相應措施恐再度引爆疫情,「砸鍋賣鐵也應對隱性感染者做調查」;而進行抗體檢測是確認新發傳染病隱性感染很好的方式。
國家衛健委官網通報,截至3月25日,武漢累計50006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建模分析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鄔堂春團隊發表醫學論文,通過建模分析武漢截至2月18日的25961例實驗室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數據,預估武漢市至少59%的感染病例是未被發現的,其中可能包括無症狀和症狀輕微的病例。
論文認為,對未發現病例進行估計,對持續監測和感染具有重要意義。鄔堂春強調,對於中國和世界來說,隱性感染問題都是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科學問題,應當得到高度重視。但他承認,模型的空間設計沒有完美的,所以一定要有大樣本去做實際抽樣,才能得出地區的差異和潛在的隱性感染數量。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院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成員姜慶五也表示,很多傳染病都存在隱性感染,同時,部分隱性感染者也會成為傳染源。因為帶毒的隱性感染者不會進行隔離,活動範圍很大,所以其危害性也就更大。
不過他提醒,像武漢這麼大範圍的感染,不能過度信任模型,一定要通過實際調查來回答隱性感染人數的問題。
【新冠肺炎】媒體:內地至2月底逾4.3萬無症狀感染者 未納入確診統計
【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列非確診惹議 官媒引述專家籲加強隔離
【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援鄂疾控隊暫緩撤離 知情者:每日驗出多宗無症狀感染
抗體檢測 能有效找出隱性感染
姜慶五解釋,人體在感染病毒後,大部分患者都會產生抗體,這就是病毒在人體中存在的證據。因而,進行抗體檢測是確認新發傳染病隱性感染很好的方式。隱性感染的數據是影響日後決策的重要指標,關係到新冠肺炎是否會捲土重來,以及一旦捲土重來,該如何應對。
在武漢地區,抗體抽樣調查是完全可操作的。這也是武漢應該完成的,因為除武漢之外,沒有其他地區可以完成。這樣的調查對武漢、對國家都很有意義,只要有可能性,即使砸鍋賣鐵也應該做。
此前,國內外已有多項研究表明,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可能遠高於預期。無症狀感染者包括始終不發病的隱性患者和潛伏期患者。所謂隱性患者,指的是病原體侵入人體後,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在臨床上不表現出任何症狀,只能通過實驗室檢測才能發現。
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防控方案中,將核酸檢測陽性病例分為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兩類,無症狀感染者不被列入確診名單。
【新冠肺炎】鍾南山:淋浴器或傳播新冠病毒 無症狀患者也有傳染性
責任編輯: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