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歐美要與中國脫鉤不等疫後 已是現在進行式
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仍未緩和,但藉疫情針對中國的風潮已颳起。一些歐美觀察人士指出,全球疫情的發酵,可能正在促使對中國的負面情緒變成西方社會的主流意識。分析估計,疫後歐美政壇將政府到企業層面與中國脫鉤。然而,與中國脫鉤的動作已在進行,可以預見,疫後中國與西方緊張關係將進一步加劇。
澳洲前外長亞歷山大·唐納( Alexander Downer)在一個研討會上說,新冠疫情對中國的國際聲望是一次巨大打擊。對中國持負面態度的人不僅是歐美的決策者和精英,更是普通的民眾。疫情過後,中國與西方在其他方面的緊張關係會進一步加劇。
事實上,疫情讓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特別是供應鏈方面的依賴。他們擔心,中國對自己國家的公共醫療衛生及經濟領域有巨大影響且威脅。
面對醫療物資嚴重依賴中國製造的困境,美國官員和議員,包括特朗普總統本人,已經多次呼吁美國要擺脫對中國醫療設備和物資的依賴,要讓供應鏈,特別是醫藥供應鏈回歸美國。
英國《衛報》4月12日報道說,英國情報機構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平息後,英國需要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關係,並考慮是否需要對高科技和其他戰略行業實施更嚴格的控制。
報道稱,正在考慮的問題包括英國是否需要限制對數字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企業的收購,以及是否應該減少中國學生在英國大學等機構的科研機會。
上星期,在英國首相約翰遜病情最嚴重的時候,英國議會出面干預,致使中國投資者被迫放棄了控制英國一家高科技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計劃。4月14日,英國議會議員戴維·戴維斯(David Davis)表示,英國政府應尋求一切辦法,以防止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技術基地被轉移到中國。
歐盟委員會競爭專員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4月13日對《金融時報》表示,歐盟各成員國政府應當購入歐洲企業的股份,以避免他們危機之中遭中國資本收購。
4月7日,日本政府宣布撥款22億美元,協助日本製造商將生產線撤出中國或轉移至其它國家,以恢復中斷的供應鏈。
4月8日, 有新聞報道,德國聯邦內閣決定修改《對外貿易和支付法》,旨在阻止遭受武漢肺炎疫情打擊的德國企業被外資趁機收購。該法規將經由德國聯邦議會進行表決。外界認為這一法律修訂,直接針對的就是中國最近幾年在德國越來越多的並購活動。
4月9日,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在電視節目中說,美國政府應該為希望撤離中國的美國企業提供全部的「搬家」費用。
此外,美國司法部於4月9日要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撤銷對中國電信美國分公司的運營授權,禁止其在美國的國際通信服務,因其涉及國家安全。
由以上的發達國家的動作可見,在西方國家政府層面,等不及疫後已啟動了與中國脫鉤行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4月8日在政治局常委會上要求「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應是意有所指。
【肺炎疫情】中國製造也不夠供應全球?蘋果宣布量產防護面罩(有片)
【中美關係】美國亞太航母「染疫」之際 中國遼寧艦編隊巡太平洋
本報記者:高青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http://bit.ly/33C83cZ
立即訂閱專享無間斷美股分析: http://bit.ly/2ZN5x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