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去中國化」非一刀切  三類企業去留各有選擇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5/16 08:23

最後更新: 2020/05/16 08:23

分享: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尚未平緩,美國等西方國家「去中國化」的言論已甚囂塵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明言推動生產線返回本土。有評論指若全球「去中國化」,產業鏈將逐步移出中國,對中國經濟是致命一擊。然而,中國外資企業無論產業、市場及規模都不同,細分之下大概是三類,不可能一刀切撤離中國。

這三類公司第一種是受疫情影響,被認為是關係國家安全產品的企業;第二類主要是生產出口產品、以密集勞動型為主的企業;而第三類則是以中國市場作主打、亦即是在中國生產供內銷的企業。

【中美貿易戰】促去中國化?特朗普揚言 對境外生產商品美企徵新稅

【去中國化】疫情前兩因素已加速企業外遷 經濟學人智庫:全球減少依賴中國

在這三類企業中,第一類在疫情過後,在外國政府要求下,起碼有一大部分遷出中國;而第二類在中美貿易戰下,為避關稅去年有些已逐漸移離中國,這個趨勢將持續;而第三類除非準備放棄內地市場,否則不可能遷離中國。

首先,在經過疫情衝擊,加上西方「中國威脅論」發酵,尤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客將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責任推給中國,未來針對中國行動更為激烈;這些政客會推動所謂「國家安全」相關產品,包括醫療用品、藥物、電信產品及高科友元件等等生產基地移回本國,或在政治上可掌控的國家。為了達成這一波「去中國化」,西方國家會動用行政命令、提供補貼等措施令企業移走,因此,這部分企業遷出中國會比其他企業迅速得多。

【去中國化】歐美要與中國脫鉤不等疫後  已是現在進行式

【去中國化】面對全球「去中國化」  重溫鄧小平的一番話

玻璃大王曹德旺:警惕疫情後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

其次,要是生產出口產品、以密集勞動型為主的企業等,這些外資企業過往利用中國低廉的勞工、供應鏈完備及政府提供優惠,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生產本國或世界市場所需產品。這些產品以生活用品為主,範圍甚廣,包括了鞋、衣履、玩具、家曬、家具、食品加工等等。

事實上,隨著近年中國勞工法完善,內地勞工成本已難與東南亞一些國家相比,加上去年中美貿易戰影響,一些經營出口美國產品的企業,已開始起碼將部生產基也移往越南、緬甸等國家,中美雖然簽署了貿易協議,但美國並未取消對中國加徵的關稅,預期疫後中美矛盾有增無減,相信相當一部分此類企業仍會逐步將部分生產鏈移走,以分擔風險。

【中美角力】推動去中國化?美國多州擴產N95等醫療物資

【中美角力】去中國化?特朗普據報禁聯邦退休金投資中國股票

最後,是以中國市場為目標的企業,從商業角度看,此類企業根本無法遷出中國。以iPhone為例,中國是蘋果第二大市場,貢獻近五分之一的銷售額,若以此計算,蘋果不會笨得將生產線移到別處,裝嵌好之後再運回中國銷售,這完全不合符商業利益計算。

這種企業還有汽車業,以豐田(TOYOTA)為例,豐田近年一改作風,與內地廣汽等合作,大力拓展中國市場,內地已成為豐田最主要市場,去年,豐田汽車在內地的銷量已超過日本本土,由此可見,豐田等汽車公司也不會撤離中國,在其他地方生產了汽車再運回中國銷售。去年,在中美貿易戰打響之後,Tesla老闆馬斯克不理特朗普,在上海設立大型生產基地,也就是瞄準中國市場。

【中美關係】新冠疫情加速中美脫鉤  中國或失全球化紅利

【新冠肺炎】疫症後國際格局大變  中美加速脫鉤全球化崩塌

【中國口罩】中方加強防疫物資出口檢驗  美國恐沒N95口罩使用

另一個問題是,到底這三類公司在中國佔比有多少?目前沒有一個完整數據可供參考。不過,兩家在中國的美國商會最新調查結杲有一定參考意義。

雖然特朗普及白宮鷹派近日對中國「喊打喊殺」,中國美國商會和上海美國商會3月份所做的調查顯示,逾7成受訪企業指不會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而將供應鏈或採購轉移至中國以外其他地區,當下更多聚焦於風險管理。只有16%的受訪公司稱,打算把部分或全部生產轉移到中國之外。

由此可見,只要中國龐大的市場繼續保持開放,所謂「去中國化」會對中國產業造成多大影響,實在令人懷疑。

本報記者:高青

【華為5G】美議員指稱中國用口罩換法國華為訂單 華春瑩斥FAKE NEWS

【肺炎疫情】口罩不足地方自救  美州長借球隊飛機到深圳搶購N95

【新冠肺炎】中美口罩戰?  納瓦羅再提將醫療供應鏈移回美國

免費下載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https://bit.ly/2wGePSQ

外圍分析無間斷|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 https://bit.ly/3e81nrK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