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撐張文宏「早餐不喝粥」論:不想喝粥是傳統 不喝粥是愛國

社會熱點 21:51 2020/04/23

分享:

分享:

面對仍未平息的新冠肺炎疫情,民眾關心如何增強抵抗力。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日前因「早飯要吃雞蛋牛奶和三明治,不要吃粥」一論引發爭議,有人批評他「崇洋媚外」。官媒央視網今日刊文撐張文宏,文章稱,早餐不要吃粥,意味著中國人告別飢餓歷史,迎來了豐衣足食的現代生活,這才是樸素的愛國主義。

產生抗體要靠蛋白質 吃粥無益

張文宏日前從增強抵抗力的角度出發,提到產生抗體要靠蛋白質,「中國的小孩早上要吃雞蛋牛奶和三明治,不要吃粥」,此言論引來部分網民駁斥。網民認為,與三明治這種「外國食品」相比,吃粥才是中國傳統,粥清淡易消化,有助健康。央視網刊文稱,張文宏的言論是對科學的堅持,早餐吃什麼好,是一個科學問題,不能隨意政治化。

【新冠肺炎】瘟疫期兒童早餐只應吃蛋和奶 抗疫專家話你知點解?

【新冠肺炎】戴口罩說話聞到有異味 醫生提醒可能是健康警號

【新冠肺炎】總擔心受感染?每天洗手十數遍? 專家教「疫」境下拯救心理健康

文章提到,米飯不健康,是因為每100克谷類含糖可高達76克左右,升糖指數高達87,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誘因。而浸泡、增加水量以及延長蒸煮時間,都會加快米飯的澱粉消化速度和導致餐後血糖反應明顯上升。所以,米飯不健康,粥更不健康,是科學事實。

對於網民指「早飯吃粥是中國傳統」,文章認為,中國人吃肉吃蛋也是傳統,據考古發現,早在3千年前的西周時期,中國人就已開始吃雞蛋。不過,中國人放開吃肉吃雞蛋,則是在改革開放後。

喝粥傳統背後 是飢餓的記憶

改革開放之後,生產增加了,人們的消費也增加,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雞蛋生產國,一天能吃掉10億個雞蛋;60年前,中國人年均肉類消費水平是4公斤,2008年全國人均肉類占有量上升到54.8公斤,從憑票定量買肉到「想吃就吃」,中國人均肉類消費60年來增長了近13倍,折射出百姓生活水平的極大改善。

與之相對的是,中國人吃的米飯變少了。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110.0公斤,比1956年下降36.6%。

【新冠肺炎】無人可獨善其身 張文宏:所有國家控制好疫情才能過好日子

【小豬分手】羅志祥被指「私生活好混亂」 小豬回應周揚青分手文

【肺炎疫情】鍾南山屢掀爭議  神話破滅?

文章稱,「少吃飯,多吃肉,一直是我們的追求,只要能實現,人們立刻會做出選擇。有這樣一句調侃的話,我歷經千辛萬苦,才爬到食物鏈的頂端,你卻叫我不吃肉。同樣的,為了不喝稀的,中國人歷經千辛萬苦,現在,一句不喝粥怎麼就成了反傳統?」

文章又說,所謂喝粥的「傳統」背後是民族的千年飢餓記憶。早餐不要吃粥,意味著中國人告別了飢餓的歷史,迎來了豐衣足食的現代生活。這才是樸素的愛國主義。

責任編輯:尹航

【新冠肺炎】擴散,緊貼最新疫情影響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http://bit.ly/33C83cZ 

一APP在手洞悉天下 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https://bit.ly/39VrHSC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