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協議】索償後突提貿易協議 美以此脅逼中國掌主動權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05/06 19:20

最後更新: 2020/05/06 19:20

分享:

分享:

索償之後又出招,要中國加快買貨,美藉貿易協議搶主動權。

美國在前一段時間,就新冠肺炎爆發不停攻擊中國,特朗普更掦言,要就美國因疫症損失向中國加徵關稅。不過,這兩天白宮的聲調有所改變,表明不會就疫倩向中國採取懲罰措施,反而重提今年1月中美已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美國此舉並非放棄在新冠肺炎疫情上向中國施壓,只是要就疫情向中國索償,一則不易取得證據,時機也未成熟,況且,這個行動可鼓動民間和州政府去做,白宮暫時無需親自動手。重提貿易協議,一方面因中國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後,要完成協議承諾難度很大,另外,脅逼中國加快落實協議採購美國商品,相對快速見到成效,可令特朗普在選舉加分。

【全球索償】對華索償 特朗普為何不敢觸碰京持美債?

【全球索償】人民日報批美:索賠鬧劇是文明之恥 破壞合作天理不容

【全球索償】美向中國索償劇本寫好  兩支箭蓄勢待發

前天,被視白宮悍鷹之一的美國國家安全副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在一次在線學術會議上說,「美國不打算在(疫情)這個問題上採取懲罰性措施。」博明稱,事實上特朗普將繼續堅持他今年1月與中國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並將「高度密切關注,以確保中國遵守自己的承諾」。

現年46歲的博明,大學時期學習中文與中國研究,1998年至2005年擔任路透社與《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博明被視為新一代實戰派中國問題專家。據華盛頓政界消息指,由特朗普對中國啟動貿易戰,到這段時間將新冠肺炎爆發矛頭死咬中國,均出自博明的策劃。這次白宮突然降溫因疫情對中國追責索償,從風格上看也應該是博明的策略。

首先,目前美國疫情尚未平緩,若白宮要對中國追責索償,不但難以找到堅實理據,而且還要糾纏不知多久,打一輪口水戰將美國民眾視線轉移,之後可以由國會、州政府及民間出手,白宮最後才收割成果就可以了,現在不用再花無謂的力氣。

美兩鷹派主宰亞太事務  南海台海必爆火

對華續鷹派當道 特朗普提名史迪威任亞太助卿

【中美角力】曾自稱被中國當局「打手」毆打 博明任白宮副國安顧問

【中美關係】以流利中文警示中國 46歲白宮「鷹悍」博明如何成美中角力軍師(有片)

根據今年1月簽署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內容,中國承諾在2017年進口額基礎上,今明兩年增購20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和服務,其中767億美元要在今年落實,包括329億美元製成品、125億美元農產品、185億美元能源產品和128億美元的服務。

但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原定的購買美商品進度遠遠落後目標。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要兌現第一階段協議承諾,全年對美國農產品進口額須按年增長127%,而第一季增速為110%,僅略低於目標增速,仍有望如期完成目標。反觀製成品和能源製品,今年目標增速分別為85%和724%,但這兩類商品第一季進口額雙雙下跌,後續進口壓力很大。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高瑞東認為,在油價下滑和美國經濟停擺的背景下,中國今年達到製成品和能源製品採購目標的難度不小。製成品目標還可以通過增加機電產品採購完成,能源製品進口額會受到低油價制約,除非大幅增加天然氣和煤炭進口,否則難以彌補原油製品的採購缺口。

【全球索償】特朗普打關稅牌 多國向中國索賠豈止775萬億?

【新冠肺炎】美國密蘇里州就疫情向中國政府索償  惟美法院恐無權受理

【肺炎疫情】美律師起訴中國隱瞞疫情  索償數十億美元

對白宮來說,中美貿易協議才是實打實鑿的東西,現在重提貿易協議,就是要中國加快買東西,快速見到成果以利特朗普競選;問題是,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後,中國經濟已冰封近三個月,加上外圍經濟仍受肺炎疫情影響,中國要完成協議幾不可能。中國因此要求重新協商,美國將以此脅逼中國,掌握主動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成曉河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也警告,特朗普在貿易方面的威脅從來都不是空頭支票,中美貿易協商完全可能因此回到原點。兩國原本就因病毒起源爭執不休,現在貿易問題再生波瀾,令雙方矛盾變得更加複雜,中美關係可能就此走向難以挽回的破裂局面。

本報記者:高青

【油價暴跌】美油商批中國買油不夠 籲華府強硬促華守貿易協議

【中美貿易協議】華府:中美就首階段協議 農業條款的實施有進展

【新冠肺炎】美財長:美中貿易協議料暫時不受疫情衝擊 未來或有變

【武漢肺炎】疫情致美商務部長取消訪華 專家憂中方難兌現貿易協議

免費下載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外圍分析無間斷|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