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以珍珠港及911形容疫情  特朗普準備向中國開戰?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05/08 18:27

最後更新: 2020/05/08 18:27

分享:

分享:

以珍珠港及911形容疫情,特朗普準備向中國開戰?

中美就新冠肺炎疫情不停交鋒,雙方在南海、台海展現軍事實力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形容,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美國造成歷來最嚴重的影響,打擊比起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及911事件更大,並再次將矛頭指向中國。

珍珠港事件及911恐襲,均是美國立國以來僅有兩次本土受攻擊事件,珍珠港事件引發了美國參與二戰,911後美國進攻阿富汗和伊拉克。特朗普用這兩個有特殊意義事件去形容新冠肺炎疫情,有輿論推測,特朗普是否為向中國開火而作輿論準備。

【中美貿易戰】疫情加深中美對立  特朗普謀用兩大激進措施制裁中國

【中美 疫情】特朗普稱疫情嚴峻過911襲擊 白宮:中美關係已令人沮喪

【中美貿易戰協議】特朗普:或一兩周後報告中國履行貿易協議情況

不少專家認為,中美開啟戰爭的機會不大;但反過來說,現在戰爭不一定是熱戰,用各種手段如金融戰、科技戰,比起真槍實彈的戰爭其慘烈不遑多讓。

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記者表示,美國從未遭受類似的嚴重打擊,疫情原本可以在中國的源頭被遏止,但事情並非如此。被問到會否視疫情大流行為戰爭行為,特朗普表示,美國的敵人是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中國,重申對病毒被帶到美國感到不高興。

雖然,特朗普補一句「美國的敵人是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中國」,但並不代表美國不會針對中國。最近白宮團隊的言行,就是將新冠肺炎大爆發歸咎於中國,在這方面一點沒有鬆口。美國人將新冠病毒侵害視為一場戰爭,內裡包含的意思不言而諭。

【中美 疫情】蓬佩奧矛頭指華  把新冠肺炎數十萬死歸咎中國

【中美貿易戰協議】蓬佩奧延交人權法報告  香港再成中美貿易戰籌碼

【中美角力】除非全球經濟體系瓦解  中美不會發生冷戰2.0

1941年發生的珍珠港事件是美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因,當時日本海軍突襲美國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海軍基地,這起事件造成2400多名美軍陣亡。

911恐怖攻擊則發生在2001年,紐約是911恐攻主要目標之一。紐約世貿中心遭到恐怖分子挾持的客機衝撞,造成近3000人死亡,雙塔也因遭到攻擊,結構受損倒塌。其後,美軍進駐阿富汗打擊塔利班,再藉口摧毀大殺傷力武器佔領伊拉克。

當然,不少專家認為中美不會爆發戰爭。中國外交部直屬智庫、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也同樣認為,中美未來不至於發生軍事衝突,畢竟中國和冷戰時期蘇聯不一樣。美國近期雖常派軍艦機至南海巡視,但雙方仍克制,也不會在台灣問題上擦槍走火;等美國疫情緩解下來,大選結束,兩國關係會改善。

【中美.香港】蓬佩奧稱23條不符美國利益 香港局勢5月再起雲湧

【中美角力】美軍加強南海行動 美防長:向北京傳遞明確信號

【中美疫情】特施壓一起查中國疫情 歐盟陷鈔票與盟友兩難抉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前重慶市長黃奇帆也稱,美國這次救經濟已花了不少錢,犯不著再用幾萬億、10萬億來跟中國打仗。況且,中美均是核大國,如果打仗大家同樣毀滅,這是核均衝,所以打不起來。

首先,引發戰爭很多時是由不可控、突發性因素引致,去年有國際危機處理智庫已提出,南海及台海是目前國際最危險的火藥庫,中美軍隊近來頻頻在太平洋出動,而且動作愈來愈激烈,中美軍內鷹派佔主導地位,不排除有擦槍走火可能。

【台海局勢】美軍驅逐艦駛經台海 解放軍軍艦附近監控

【台海局勢】美軍機現蹤台灣南部海域 兩星期內第五次

其次,現代社會戰爭不一定是熱戰,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等一樣可以摧毀一個國家,其慘烈程度比起真正的戰爭不遑多讓,特別是美元仍是主宰全球金融市場,美國擁有強大的優勢。美元是世界第一大交易與儲備的貨幣。一旦美國對中國發動金融戰,例如,美國實際控制著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等可以制裁中國,中國將無法在國際上融資及交易。

目前,難以確定美國下一步行動,但從特朗普及其團隊最近的言論,肯定是準備對中國開火,中國如可應對,會否導致中美走向更激烈對抗,當中的險局不能忽視。

本報記者:高青

【中美貿易戰協議】索償後突提貿易協議 美以此脅逼中國掌主動權

【中美 疫情】中美疫戰內幕:46歲白宮「國安少帥」主導對華心戰

【中美貿易戰】面對美3支「毒箭」威脅 京智囊和官媒:只會損害美國

【中美貿易戰協議】特朗普不想打「自殺式貿易戰」 幕僚表態藏密碼 

免費下載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http://bit.ly/33C83cZ

外圍分析無間斷|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http://bit.ly/2ZN5x1l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