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應對疫情衝擊 財政部:支出須保持強度 提高赤字率
中國對沖疫情救經濟將發力,財政部部長劉昆撰文稱,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對財政收入增長帶來了巨大衝擊,預計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將低於上年,財政支出仍要保持一定強度。
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人民日報》周四刊登其署名文章稱,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通過適當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等,有效應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短期衝擊和挑戰。
劉昆亦提出,要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有保有壓,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中央財政統籌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結轉資金、壓減本級支出騰出的財力等渠道,切實加大對地方的財力支持力度,有力保障基層運轉。
【中美金融戰】美國聯邦退休金擱置投資中國股票 中美金融戰第一槍
「增加赤字規模,明確釋放積極信號,緩解財政收支矛盾,穩定並提振市場信心。」文章稱,進一步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在分配時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傾斜,落實庫款資金提前調度製度及階段性提高財政資金留用比例等政策以增加地方留用的現金流。
文章並稱,財政資金進一步優化使用結構和方式,聚焦民生以及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集中資金予以精准保障。
此外,保市場主體,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受疫情衝擊較大的產業紓困和發展。進一步出台精準、有力度、階段性的助企紓困政策,加快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恢復正常運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調整和加快使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支持企業穩定現有就業崗位。
總理李克強周三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要加大宏觀調控對沖力度,發揮財政、貨幣、社保、就業等政策合力;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在完善打基礎、利長遠的制度機制上多下功夫,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也撰文指出,將適當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以更大宏觀政策力度對冲疫情影響。此外,中國人民銀行官員稱,當前應允許宏觀槓桿率階段性上升,擴大對實體經濟支持。
責任編輯:蒯宇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