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華爾街日報:中國不設經濟增長目標 告別「GDP為先」牽動世界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6/02 18:06

最後更新: 2020/06/02 18:06

分享:

分享:

因應疫情衝擊和國際變局,今年中國政府報告中並未設定經濟增長目標。華爾街日報認為,這將令全球受到衝擊,因為這可能標誌著中國官員對經濟增長中心地位的想法發生轉變,還將削弱中國對全球服務、製成品和自然資源的需求。

「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的想法將轉變

報道指出,中國經濟在過去25年間迅猛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度增長目標成為政府與公眾之間一種「隱性協議」的表現,即默許諸多政治和社會問題,換取日益繁榮的局面。這就導致地方官員會優先考慮某些政策,例如吸引投資以及鼓勵房地產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但在今年這種不設增長目標,以疫情防控為重的新的激勵結構下,中國高層領導人對經濟增長中心地位的想法將發生更廣泛的轉變。

芝加哥保爾森基金會(Paulson Institute)智庫MacroPolo的研究員宋厚澤指出,一些經濟表現不佳的省份連續幾年未能達成GDP目標,但最近這些省份的官員並未被撤職,看上去也不那麼擔憂。

宋厚澤說,GDP目標邊緣化似乎是一種趨勢。他說,既然2020年未設GDP目標,「那麼未來幾年他們就更有可能放棄GDP目標」。

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香港和中國地區首席分析師Andrew Fennell表示,自2018年引入新的失業調查以來,就業問題一直是注重穩定的中國領導人特別關注的問題,可以說其重要性超過了GDP數據。Fennell稱,取消今年的GDP目標是對現實的承認,但這也是激勵結構變化的必然結果。

5月份,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強調,「著眼點著力點不能放在GDP增速上。」與政府明顯能夠容忍經濟增長放緩的態度一致,北京方面宣布了一攬子溫和刺激措施,這些舉措較2008年和2015年應對經濟下行的大規模財政和貨幣政策要溫和得多。

【中國經濟】穩就業保民生 李克強考察山東:地攤經濟是中國生機

【中國經濟】中國6億人月均收入僅千元人幣? 官媒這樣解釋李克強講話

【中國經濟】5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升至50.7勝預期 惟需求仍低迷

【中國經濟】內地5月製造業PMI報50.6 連跌兩個月低過預期

【中國經濟】國常會:按需要推出必要新舉措 穩住經濟基本盤 實現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疫後消費只有「恢復性」  不要期望「報復性」

責任編輯:費風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