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中美博弈6戰場 防冷戰更要防熱戰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06/04 21:26

最後更新: 2020/06/04 21:26

分享:

分享:

特朗普上台後,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貿易戰邊打邊談,雖然在今年初簽訂了一份首階段「停戰協議」,但中美兩國並沒有因一紙貿易休戰書改變彼此的緊張關係,反而將戰線蔓延到科技、金融、香港、台灣、南海多個領域。

特別是在新冠病毒全球擴散,及北京全國人大通過實施港區國安法之後,中美關係更是降至冰點。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全國兩會期間直指美國一些政治勢力正將中美關係推向「新冷戰」。

貿易戰後 蔓延至科技、金融領域

縱觀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角力,主要有6大戰場。首先是貿易領域,雖然中美簽署了第一階段協議,但雙方是否能如約執行,卻是未知之數。本周就一度傳出中方擬停止購買部分美國農產品,也傳出美國可能隨時對中國輸美商品再加徵關稅。

其次,是以美方追殺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為代表的科技戰愈演愈烈。今年5月,美國再收緊管制措施,祭出「實體清單」, 含33家中國科技公司。意在阻斷中國科技創新發展之路。

再次,在金融領域,藉由中企瑞幸咖啡作假案,5月21日美參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未來許多中國企業可能被迫從美國華爾街退市。

香港成博弈棋子 南海、台灣軍事對峙

在全國人大上月通過港區國安法后,美方即宣布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反制,香港成了中美最新的博弈棋子。

如果說上述四個「戰場」,雙方更多是背後經濟利益的盤算、戰略安全的考量的話,中美在南海、台灣地緣上的軍事對峙,卻有擦槍走火、兵戎相見的風險。

中美兩國海空軍力量近年頻繁在南海海域對峙、相互驅逐,互不相讓,可能是最容易發生「熱戰」的區域。

而在台灣,隨着蔡英文連任總統成功,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勢力愈來愈大。大有長期執政之勢。兩岸的和平統一變得遙遙不可期,北京的武統壓力也會逐漸增大。兩岸發生軍事衝突的機率自然也在增加。解放軍空軍少將喬良早前斷言,美軍的軍事干預必然會發生。台海之戰最後也會演變成中美軍事衝突。

在國際輿論熱議中美「新冷戰」來臨之時,美國官方的表現是「積極主動」,加快與中國的全方位「脫鉤」。但阻力來自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商界,後者在中國有龐大的經濟利益。

而中國官方是極力迴避。官方最新的權威的表態是總理李克強在兩會后的記者會上的答記者問。他說,中美兩國關係和則兩利,鬥則俱傷。他還說,中方從來都主張摒棄「冷戰」思維。兩個主要經濟體脫鉤,對誰都沒有好處,也會傷害世界。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如果美方執意與中方打新冷戰,恐怕中方出於維護自身利益,也須被迫「應戰」。

但正如中國著名國際關係專家王緝思所言,為了維護中國發展利益,中美關係應當堅守三條底線。其中第一條底線,就是無論兩國分歧有多麼嚴重,都必須通過和平的方式去處理,不能訴諸戰爭。

本報記者 黃兆康

【中美角力】與中國脫鉤 美國是否做好準備為此埋單?

【美國示威】特朗普大選恐墮馬? 惟拜登當選難阻中美驚濤駭浪

【港區國安法】貿易協議成中國反制美方籌碼 特朗普作繭自縛?

【中美角力】學者倡中國對美「冷卻」一段時間 回應保持平和理智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一APP在手洞悉天下 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