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董建華、曾俊華也推過 一文看香港「地攤經濟」經驗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6/08 10:56

最後更新: 2020/06/08 10:56

分享:

分享:

【地攤經濟】董建華、曾俊華也推過 一文看香港「地攤經濟」經驗

「地攤經濟」成了中國經濟當前最熱門詞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公開稱許「地攤經濟」是「中國的生機」,各地一度掀起一片地攤熱潮,但其後,官方為此降溫。回顧香港在2000年前後陷入經濟低迷時,董建華時代也曾提倡「地攤經濟」、當年也有個名字叫本土經濟,當年成果又如何?

特區政府2002年曾推出一系列的推動本土經濟措施,主要模式是設立跳蚤市場之類的平台,讓市民投標進入經營,做點小生意、應對失業問題。

【地攤經濟】「擺攤神車」一日銷量抵一個月 惟券商稱短期炒作成分大

【地攤經濟】李克強倡地攤經濟威力有多大?或撐出5000萬人就業

董建華在2003年1月1日的談話中就提到,在過去一年(即2002年),成功落實了包括上環大笪地、黃大仙騰龍墟、深水埗電腦節及西貢露天茶座等本土經濟項目,加起來共製造了2500個就業機會。它們亦有助每一個區突顯出每區的特色。

上環大笪地生意不佳 提早結束

他特別點名重開的上環大笪地,它2002年十月開業以來,可以看到周邊商舖、食肆的生意增加了很多。

據了解,俗稱大笪地的上環露天市場是香港集體回憶,90年代隨著城市發展而關閉;至2002年,香港政府曾因推動本土經濟而於信德中心附近的填海區空地重辦大笪地,這便是董建華所提的項目。

【地攤經濟】中央力推地攤經濟 城管打電話動員擺攤 商販難以置信(有片)

【地攤經濟】總理鼓勵「擺地攤」  顯失業難題暫無良方

但根據當年的報道,政府2002年重開這個上環「大笪地」,可惜只維持了一年,攤檔數目便由最初的300多戶銳減至20多戶,最終亦只能落得提早關門收場。

據指,以擺攤賣小商品的上環「大笪地」反應不佳之主因,是市民消費模式已改變,且新「大笪地」沒有了舊「大笪地」的熟食,吸引力減低。

美食車。

至於董建華提到的黃大仙騰龍墟跳蚤市場,當年報道指,雖然創造了就業機會,但另一方面卻搶走了同區鄰近商戶的生意,有商戶甚至表示,其所經營的商舖可能會因此倒閉。

梁振英年代曾俊華推美食車 有商戶成功入鋪

但香港的地攤經濟也有商戶「撐得住」的例子。在特首梁振英時代,2015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5年至2016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宣佈研究引進美食車,項目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負責研究。首批11輛架美食車將由2017年2月3日起陸續進駐7個旅遊景點營運。

【地攤經濟】穩就業保民生 李克強考察山東:地攤經濟是中國生機

【中國經濟】李克強:中國6億人月入1000元 租房都有困難

儘管有些經營者表示生意不如預期,不少經營者表示若干指定營業地點人流欠佳,加上配套不足,生意出現虧損,但也有部份美食車在打響名堂後,成功在地鋪開分店。

而2013年設立,由東華三院以非牟利形式營運及辦理的天水圍天秀墟市場,提供乾貨、濕貨、精品及各種服務,其營運至目前仍。

【中國經濟】華爾街日報:中國不設經濟增長目標 告別「GDP為先」牽動世界

【中國經濟】中國6億人月均收入僅千元人幣? 官媒這樣解釋李克強講話

【中國經濟】國常會:按需要推出必要新舉措 穩住經濟基本盤 實現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疫後消費只有「恢復性」  不要期望「報復性」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