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華爾街日報:中國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7/28 10:34

最後更新: 2020/07/28 10:34

分享:

分享:

港區國安法引發中國與西方角力持續升級,也令市場關注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前景。不過,《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北京方面正押注香港成長為一個更大、更繁榮的中國企業融資中心。

阿里巴巴 (09988) 旗下、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20日宣布,啟動在香港和上海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螞蟻集團在2018年的一次私募融資中估值為1,500億美元,該公司的滬港兩地同步上市交易有望成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IPO之一。

內地公司佔港股總市值接近78%

早先中國科技公司包括京東 (09618) 以及網易 (09999) 也紛紛赴港上市,推動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5.2萬億美元,成為美國之外最大的證交所之一。截至6月底,中國內地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中佔比接近78%,10年前這一比例為57%。

Refinitiv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的一年裡,在香港累計進行了196筆股票發售活動,總融資額達427億美元。此數據包括首次公開募股(IPO)、可轉換證券發售以及已在香港或其他地區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增發。在這些交易中,由內地公司實施的交易佔五分之三,合計360億美元,佔總交易額的84%。

香港金融研究和資金管理公司Gavekal的首席執行官Louis-Vincent Gave在一份報告中說:「中國需要進入全球資本市場的渠道,以實現其大國抱負。」

Gave稱,北京加強對香港的控制將使香港進一步側重中國金融業務。他在接受採訪時稱:「我認為這並不意味著香港將死亡,但這將使這座城市與我們所熟悉的香港大不相同。」

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規模能吸引國際投資者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夏天,隨著香港爆發抗議活動,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政府高層開始著手起草香港安全法。

知情人士表示,在整個規劃過程中,中共高級官員討論了如何在不削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情況下,在經濟和政治上將香港與中國其他地區融合。官員們的想法是,即使支撐香港經濟自由的法律和政治結構發生了變化,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規模也將繼續幫助香港實現繁榮並吸引國際投資者。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等中國高級官員,6月18日在上海一個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央政府將為香港提供支持。易會滿表示,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人行上月29日公告稱,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人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決定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允許大灣區內地居民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反之港澳地區居民也可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產品。香港特區政府在一份聲明中稱,理財通將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以及資金進出內地重要橋樑的角色。

此前,通過在2014年至2017年間建立的「股票互聯互通」和「債券互聯互通」計劃,外國投資者已經交易了大量在中國發行的證券,與此同時,內地投資者也將數以十億計的美元投入到香港股市。

報道引述香港民主派區議員林浩波表示,目前香港金融市場有兩股力量,分別是中國力量和美國力量。他稱,未來5到10年美國力量減退時,中國力量將佔領或主導整個市場。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港版國安法】跟進最新消息,各方反應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