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怎用「內循環經濟」打硬仗?4條Q&A話你知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8/01 11:10

最後更新: 2020/08/14 19:30

分享:

分享:

習怎用「內循環經濟」打硬仗?4條Q&A話你知

中共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當中重申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地改革開放逾40年,以外累積經濟實力,因此外循環不算新鮮事,關鍵是官方所提的「內循環」是什麼戰略?以下幾條Q&A說明「內循環」有什麼新意?它與內地早已強調的「拓內需」有什麼不同?

Q:中央何時首次提出經濟「內循環」?

A:「內循環」作為官方經濟政策表述,最早出現在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今年5月14日會議上,首度提出了「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說法。

官方隨後多次重提這一戰略,反映「國內國際雙循環」已成國家經濟戰略,其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7月21日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時強調:

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帶動世界經濟復蘇。

【中國經濟】習近平倡立足「國內大循環」 如何解讀?

「內循環」提出的時機,正是內地新冠疫情受控,但經濟復蘇受窘於美國聯手盟友圍堵中國,可以「內循環」是應對世界政治新格局、新挑戰的手段。

Q:經濟「內循環」有什麼涵意,與傳統拓內需戰略有何不同?

A:「內循環」與國內過去多年的「拓內需」相比,主要有3個新意。

其一是明確把內部需求,放置在中國經濟主體地位。

中國逾40年的改革開放中,經濟發展特色是「兩頭在外」,即大量資源、投資、技術都是從境外輸入,使用中國勞動力生產,貨品又大部分銷往境外。換句話說,中國過往以「外循環」為主體、「內循環」為輔助。

中央如今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國內循環」置於「國際循環」之前,反映內部需求已被視為中國經濟的主要支撐動能。

其二是明確滿足內部需求的產業鏈,要留在國內。

以往拓內需,可以因應需要進口外國產品,即滿足中國內部市場的產業鏈,不一定要同時存在於中國。

內循環則更著重把從原料、生產及銷售的完整產業鏈留在中國內,以解決國內就業問題;而民眾能就業、增收入的「養份」,又可倒過來哺育國內產業,形成真正的經濟循環。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日前在國內一場論壇上也稱,內循環的真諦是「開放」,通過釋放國內的經濟和消費市場的潛力,結合保護知識產權、改善營商環境、減少准入限制,吸引跨國企業把產業鏈、工廠、店面繼續留在中國,享受在地的消費市場潛力。

其三是更著重內需政策放鬆,使內需能真正產生循環作用。

中國內需市場發展的障礙,是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環節障礙太多,要內需達至循環效果,必須在政策上打通這些「死穴」。人民網文章就提到,必須「培育公平競爭環境,提高市場運行效率,暢通市場體系和供求循環」。

Q:經濟「內循環」等如鎖國?

A:絕對不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7月21日在企業家座談會中明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透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事實上有分析指,如沒有國際科技領域開放合作,中外互相促進提升,中國產業不可能保持穩步發展勢頭,更遑論「內循環」支持經濟?

習近平保證不鎖國 澄清外界對「內循環」疑慮

【中國經濟】6成居民收入減還要供樓  內地消費爆發難度大

Q:「內循環」的潛力及挑戰有多大?

A:「內循環」發展潛力很大。根據官方統計,中國2019年外貿依存度(外貿佔GDP比重)已降至約33%,較2014年下跌逾7個百分點;相反,內部消費貢獻GDP達39%,已超越外貿成為中國經濟第二大動力(投資佔GDP約43%,「三頭馬車」合計超過100%,因有部分重疊)。

如相比日本和美國,日美之內部消費佔GDP高達55%和70%,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的內需市場可謂遠遠未夠成熟,未成熟就是可拓空間。

但當然,正如過去許多分析,中國要拉動內需必須確保國內就業不出問題,進一步改善社會福利制度,讓病有可醫、貧有救濟、居者有其屋、新一代不愁教育機會,民眾始能放心消費。否則,內循環的啟動,將有重重障疑。

五中全會定於10月召開 研究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

【中國經濟】疫情衝擊波持續 中國將專注「六穩與六保」底線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