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苗】中美疫苗競賽遭潑冷水 世衛譚德塞:或永無萬靈丹
▲ 【新冠肺炎疫苗】中美疫苗競賽遭潑冷水 世衛譚德塞:或永無萬靈丹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中國與美國、英國等國家競相研發新冠病毒疫苗,希望盡快以疫苗控制這場大瘟疫,坊間因此有誰先造出疫苗誰是救世主、得疫苗者得天下之說。但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對抗病毒可能永遠不會有萬靈丹。
華盛頓郵報報道,上周有兩支疫苗進入人體試驗最重要階段,飛快的速度讓人以「史無前例」和「令人驚艷」等字眼形容;藥廠高層上月向國會表示,疫苗最快10月或年底就能問世。
【中美角力】外交部:中國新冠疫苗研發領先「不需靠偷竊」 促美停止造謠
中美更成這場疫苗大賽的主要「選手」,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3日)表示,對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度感到樂觀,更指出疫苗有機會早於今年底推出,為美國公眾提供疫苗。
特朗普稱美國疫苗今年底推出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稱,自己已接種一實驗型新冠病毒疫苗,此舉透出中國疫苗的研發或已進入關鍵階段。
但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3日表示,雖然各國疫苗研發競賽頗有進展,但民眾不應懷抱過度期待,認為疫苗問世疫情就會結束。
「許多疫苗都到了臨床試驗第三階段,我們希望有幾支將有效幫助民眾獲得抗體」,譚德塞說,「然而,對抗病毒並沒有萬靈丹,也許以後也不會有」。
公衛專家也擔心,在政治人物和生技藥廠的吹捧渲染下,大眾對疫苗期待過高,甚至有不切實際的想像。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傳染病教授葛拉德(Yonatan Grad)就說,「不可能像電腦重新開機一樣,就能恢復疫情前的生活」。
專家:政治人物給人們不切實際想像
確保疫苗安全和有效只是第一步,而不是終點;將疫苗分配至世界各地過程中,靠驗著全球合作和信賴;預估至少需要數個月甚至數年,才能讓全世界一定比例的人接種。
【新冠疫情】中國製新冠疫苗二期測試效果佳 到巴西作最後階段測試
而接算注射疫苗,也不保證馬上獲得免疫力;身體要擁有抗體,可能需要數周,許多疫苗甚至得注射第二劑,才能徹底提升免疫系統。
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教授安潔拉‧拉斯穆森(Angela Rasmussen)說,「我擔心民眾太過仰賴疫苗會讓一切好轉的希望;疫苗並非完美;就像任何治療一樣,有失敗的可能」。
疫苗必須安全 美國標準為50%有效
疫苗必須安全、有效,美國的標準為50%有效;愛默蕾大學(Emory University)疫苗中心副主任奧倫斯坦(Walter Orenstein)警告:「疫苗減緩傳染,但無法消滅病毒」。
目前各國展開的疫苗大賽,無法證明最快的疫苗效果最佳;就算疫苗問世,也不能停止治療、檢測和感染源追蹤等基本動作。紐約大學疫苗中心主任穆里根(Mark Mulligan)說,大眾對疫苗的態度應與重啟一樣,為求安全必須循序漸進。
【新冠肺炎疫苗】研製重大進展?彭博:中國為國企員工秘密試種新冠疫苗
責任編輯:鄧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