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顧問:減少對外依賴 優先「內循環」提振內需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8/05 18:33

最後更新: 2020/08/05 18:33

分享:

分享:

據路透社引述中國政府顧問稱,因美國的敵意和全球疫情導致外部風險升溫,中國經濟發展正在尋求減少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

消息人士稱,中國領導人提出以所謂的「雙循環」增長模式來引導經濟,將優先以「內循環」提振國內需求,並輔以「外循環」為補充。關於該策略尚未給出​​具體細節。

政策內幕人士和政府顧問稱,這一重點標誌著中國的戰略重心將轉向本地需求和技術發展,不過國內供應鏈的建立將部分借助外國投資。

戰略重心將轉向本地需求和技術發展

一位政策內幕人士稱,隨著形勢變得嚴峻,中國領導層提出了「內循環」的概念,不過完全(依賴)「內循環」是不太可能的。

中國一直在努力實現經濟再平衡,從出口和投資驅動轉向由消費拉動增長。根據政府數據,中國去年進出口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06年64%的峰值下降至32%。

另一位政策內部人士表示,「鑑於對外貿易將下降,而且美國正在實施科技封鎖,我們將更多地依賴內需」。

政策消息人士稱,「雙循環」戰略可能成為政府第14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的一個關鍵優先事項。高層領導人預計將會在10月份的中共第十九屆五中全會上討論並批准「十四五」規劃。規劃可能會在2021年初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公佈。

習怎用「內循環經濟」打硬仗?4條Q&A話你知

習近平保證不鎖國 澄清外界對「內循環」疑慮

至於中美對抗升級,學者認為,兩大經濟體不太可能徹底脫鉤,但重新定位兩國關係將加劇中國將經濟發展焦點向國內轉移的趨勢。

中美徹底脫鉤不可能 但部分脫鉤衝擊難避免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徹底脫鉤是不可能的,但近期內部分脫鉤帶來衝擊不可避免。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應全力發揮內循環潛力,但這決不意味著重回「閉關鎖國」。

經濟學家警告稱,如果中國無法在價值鏈中往上走,恐將會陷入停滯,因面臨來自擁有先進技術、而勞動力成本更低國家的挑戰加劇。

賈康指出,如果中國一直被夾在中間,且遭到越來越嚴重的擠壓,恐將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美是「老大」之爭?還是體制之戰?

港美經濟聯繫漸剝弱 京智囊指長遠不利聯繫匯率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責任編輯:蒯宇澄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